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多由起居、饮食失节,复为邪毒内侵而致。症为初起颈项肿块,疼痛寒热,日久化脓破溃,渗流脓水。宜内服连翘散。相当于颈部化脓性或结核性的窦道。
同脾阳虚。详该条。
①指外感初期的轻症发热。②指阴寒盛于内,虚阳浮于外的真寒假热。
指一年的气候情况。出《素问·五常政大论》。《类经》注:“五运有纪,六气有序,四时有令,阴阳有节,皆岁气也。”
证名。指口唇与指甲泛现青紫的病色。《伤寒绪论》卷下:“唇甲青,色之青者为寒,赤者为热,以寒中于里,则血脉凝滞,不能荣行于外,所以唇爪青黑也。若热毒流入于里而为热厥,则唇甲亦青,但青中必带深紫,与阴寒之
书名。见《新唐书·艺文志》。一卷,唐·邵英俊撰,已佚。
出《备急千金要方》。为景天之别名,详该条。
指卯时。《素问·脏气法时论》:“脾病者,……日出甚。”参见十二时条。
元代医官职称。为低级官员,1322年(至治二年)只设2人,并兼管架阁库的收发物品工作。官阶正八品。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三。即蛇腹疔。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