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指因服药后引起的哮喘。可因药物过敏,或其人体气素虚,劳倦过度,或病后用攻伐药太过,以致喘不能收。治宜扶正为主,如补中益气汤等方。《医学入门·喘》:“因服补药喘者
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与任脉的交会穴——关元穴。《灵枢·寒热病》:“三结交者,阳明太阴也,脐下三寸关元也。”
见《江西民间草药验方》。为大蓟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李冠仙条。
出《本草拾遗》。为狼把草之别名,详该条。
外治法之一。吸入药物的烟或蒸气进行治病的方法。例如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日久,用款冬花末卷作纸烟状,点燃吸烟。喘息性支气管炎,用闹洋花制成烟卷,吸入平喘。产后血晕,用铁块或木炭烧红,投入醋内,使产妇嗅闻到醋
痧证之一。《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乌痧,满身胀痛,面目黧黑。身有黑斑,毒在脏腑,气滞血凝,以致疼痛难忍。”宜阿魏丸等方。《七十二种痧症救治法·乌痧》:“此症有二,俱系预先感冒风邪,未经发泄,又因
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指初生口噤嘴唇苍白者,参口噤条。
用红外线照射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以白布遮去应照穴位以外皮肤,用红外线发生器照射穴位,以病人自感局部温热或皮肤出现淡红色为度。常用于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风湿痹痛等。
呼、笑、歌、哭、呻五种声音,与五脏相关系。如肝,在声为呼;心,在声为笑;脾,在声为歌;肺,在声为哭;肾,在声为呻(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