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属产后下利范畴。参见产后下利条。
脾的功能之一。水谷清阳之气由脾气输布,充养四肢,四肢的功能活动,与脾有密切关系。《素问·太阴阳明论》:“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临床上脾气虚弱则见四肢乏力、消瘦或浮肿;脾受湿
见《本草纲目》。即蚕退纸,详该条。
病证名。见《幼科铁镜》。指脐周绞痛的疝气。详小肠气痛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地桃花之别名,详该条。
十二经别之一。出《灵枢·经别》。即足少阳经别,见该条。
见管见大全良方条。
医史著作。原名《医史》。十卷。明·李濂撰。刊于1515年。本书编录了明代以前的名医共72人的传记,其中卷1~5从历代史书(包括《左传》、《史记》以下至《元史》)中辑录医家列传;卷6~10作者参考有关文
经外奇穴名。《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睛明在目内眥泪孔中。”《针灸经外奇穴图谱》称此为“内睛明”。并定位于眼内眥泪阜上。主治目赤红肿,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结膜炎等。沿眶内侧壁直刺0.5~1寸。勿捻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鸡眼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