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土鸡血

土鸡血

见《杭州药用植物志》。为昆明鸡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猜你喜欢

  • 普济

    【介绍】:唐代医家、僧人。亦名释普济。编集《广陵正师口齿论》1卷、《口齿玉池论》1卷。均佚。

  • 医门法律

    综合性医书。6卷(一作12卷)。清·喻昌撰于1658年。本书结合临床病证,正面阐述辨证论治的法则(即所谓“法”),并明确指出一般医生在辨证治疗上易犯之错误,提示禁例(即所谓“律”),故以“法律”为其书

  • 燕口

    ①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口吻两旁赤白肉际。主治癫狂,面瘫,三叉神经痛等。沿皮刺0.3~0.5寸。②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即口吻疮、肥疮之别名。详该条。

  • 吴冲孺

    【介绍】:参见吴正伦条。

  • 吴勉学

    【生卒】:十六世纪【介绍】:明代文人。字肖愚。歙县(今安徽歙县)人。生平事迹未详。辑有《唐乐府》等书。他对医学很注意,曾校刊和辑刻不少医书。其中如《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河间六书》、《痘疹大全八种》等

  • 朴硝

    出《神农本草经》。又名皮硝。为矿物芒硝经加工而得的粗制结晶。苦、咸,寒。入胃、大肠经。泻热,通便,软坚。①治实热积滞,腹胀便秘。入汤剂或开水溶化服,4.5~9克。②治小儿食积,外敷脐部;乳痈初起及哺乳

  • 药补不如食补

    食疗养生谚语。食物与药物一样,都有治病疗疾的作用,但前者气味纯正、毒副作用甚少,对人体以滋养作用见长,宜于养生;后者气味偏颇,毒副作用大,以攻邪作用为主,擅于治病。以补益的角度看,食补优于药补。在调养

  • 风湿腰痛

    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候》。多因风湿乘袭,留滞经络所致。症见腰背重痛,转侧不利;或见发热恶寒,自汗身重;或见浮肿,脉多浮涩。治宜祛风化湿。可用羌活败毒散、独活秦艽汤、五加皮汤等方。本证可见于

  • 内伤呃逆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呃逆论》。指脏腑不调及情志失常、伤食等引起的呃逆症。因中气不足所致者,宜六君子汤。因胃气损伤,食滞中焦者,宜枳术汤、苍朴二陈汤。因膏粱积热,胃火上冲者,宜栀连平胃散。因胃寒饮冷、

  • 热厥心痛

    证名。指热郁气逆所致的心痛。《活法机要·心痛证》:“热厥心痛者,身热足寒,痛甚则烦躁而吐,额自汗出,知为热也。其脉浮大而洪,当灸太溪及昆仑,谓表里俱泻之,是谓热病汗不出,引热下行,表汗通身而出者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