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狄后

狄后

春秋时周襄王的王后。亦作隗后、媿后、叔隗。出身于赤狄,隗姓。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宋襄公意欲充当霸主,被楚国捕获,华夏诸侯一时无霸主。周襄王十三年(前639),郑文公企图称霸诸侯,控制东周王室,攻打与周王室关系密切的滑国,扣留襄王的两位劝说使者,逼襄王屈服。时晋文公初立,无暇顾及周室,襄王无奈,于十七年(前635)召狄师伐郑,大败郑军。襄王为酬狄人的勤王之功,力排“尊王攘夷”之谏,与赤狄联姻,遂被立为王后。不久,因与襄王异母弟王子带(甘昭公)私通,并在狄人的支持下,欲立王子带为王,结果被襄王废黜。狄人出兵败周师,迫襄王逃入郑,立王子带,同被置于温邑(在今河南温县西)。晋文公应召出兵勤王,围温,执杀王子带,狄师撤退,狄后无闻。

猜你喜欢

  • 西南夷

    汉代对巴蜀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分布范围包括今甘肃南部,四川西部、南部,贵州西南部及云南大部分地区。族属与氐羌、濮、越等族群有渊源关系。各族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有的已进入阶级社会,有的尚

  • 阿巴赖寺

    黄帽派喇嘛庙。一译阿巴赖吉特。位于额尔齐斯河上游支流别什卡河畔(前苏联卡缅诺一哥尔斯克左近)。清顺治十四年(1657)卫拉特蒙古和硕特台吉阿巴赖兴建。由咱雅班第达主持寺院落成仪式,有1000喇嘛参加庆

  • 怀朗庄往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最高封建政权中掌管粮米事务的官员。为※召片领之下的四大怀朗(官名)之一。与各勐※召勐的※波朗共同组成议事庭,是议事庭的主要成员之一。在代表等级地位的※田官等级中,属“百田

  • 塔石纳特

    撒拉语音译,意为“打石头”,也称“打缸”。青海撒拉族农村及甘肃积石山等地撒拉族民间传统游戏和体育活动。始自清中叶,至今已有200余年。玩时,双方预备薄而圆滑的石头数块,再在4—5米远处立一方石或砖,作

  • 瑶语支

    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语支之一,只有勉语一种。中国境内外自称“勉”、“金门”、“门”、“标曼”、“标敏”、“藻敏”等的瑶族,海南省自称“金门”、“门”的苗族,他们使用的语言都属勉语。使用人口国内外近10

  • 田应全

    1876—1917辛亥革命时期苗族反清首领。号笏山。湖南凤凰县沱江镇人。苗族。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东渡日本留学,肄业宏文学校师范科。为同盟会会员。三十一年(1905)底,因抗议日本政府《取缔清

  • 红照制

    旧时云南纳西族土司与外来户建立的一种永佃制关系。外来农民需向土司先交纳一定数量的“磕头钱”,方可按规定租额领种定额土地。土司给予一张执照(又称红照),便取得该土地的永佃权,名曰“红照地”。占有者可世袭

  • 俄笃低

    彝语音译,意为“坏骨头曲诺”。解放前四川大小凉山彝族奴隶社会曲诺等级内以血统划分的阶层之一。即所谓在曲诺等级中混入低下等级或其他民族骨血的人。一般不能与“俄笃伯(好骨头曲诺)”通婚,少数富裕户可通过重

  • 劳骨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辽代,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下均设抹里。劳骨为辽圣宗※兴圣宫下之一抹里。又《辽史》有“劳骨宁”一词,为人名

  • 罗什

    ?—1661清朝武官。蒙古镶黄旗人。初任牛录章京。崇德七年(1642),随军征明,率本甲喇兵败敌。顺治元年(1644),入山海关镇压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以功,授牛录章京世职。继随豫亲王多铎南征,于潼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