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古代民族

古代民族

古代社会基本具备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指存在于前资本主义时期的人们共同体,即分别存在于原始社会晚期、奴隶社会时期和封建社会时期的人们共同体。他们是与现代民族即资本主义民族相对而言的。存在于原始社会晚期的民族,一般均由部落、有的经过部落联盟阶段发展而来。存在于奴隶社会的民族和封建社会的民族中,有许多是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发展阶段而进入封建社会的,如中国的汉族。也有的民族,就是在封建社会时期形成的,如中国的回族。古代民族都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改变,有许多跨入了现代民族的行列。存在于封建社会时期的古代民族,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而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成为现代民族。在欧洲,一些民族是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发展起来的,如法兰西、英吉利、意大利、北美利坚等。在世界和中国学术界还有一种见解,认为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阶段的,还有社会主义民族。对此还有不同的看法。古代民族中也有一些民族,在未发展为现代民族时便消失了。比如匈奴、乌桓、鲜卑、羯族等,他们主要被汉族和其他民族所同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上很多古代民族都跨入了现代民族的行列。但是由于自然的、地理的和社会的原因,至今某些国家还有少量的民族分别处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甚至原始社会。

猜你喜欢

  • 晟丰祐

    817—859唐代南诏第十世王。又作劝丰祐、丰祐。乌蛮,姓蒙氏。劝利晟之子(一作※寻阁劝子;劝利晟弟)。史称果敢,善抚众。长庆三年(823,一作长庆四年),劝利晟卒,嗣位。穆宗使京兆少尹韦审规持节临封

  • 蒙秦睑

    唐代南唐地方行政区划名。为“十睑”之一。近代人研究,疑为“蒙巂”异写。在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北部至漾濞彝族自治县一带。由南诏王遣子弟镇守。参见“十睑”(8页)。

  • 爱耶勿

    唐代回纥汗国末期外相。唐武宗会昌二年(842),以国亡,偕特勤嗢没斯、阿历支、习勿啜、乌罗思兄弟率众2000余人赴唐振武塞(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降,受册封宁塞郡王、右领军大将军、归义军副使,赐姓名

  • 阿尔钦部

    见“阿里钦部”(1224页)。

  • 黑教

    见“本教”(488页)。

  • 什钵苾

    即“突利可汗”(1759页)。

  • 边行纪闻

    书名。亦名《炎徼纪闻》(以白居易诗用《炎徼》泛指西南地区,故名)。明田汝成(约1503—?,字叔禾,钱塘即今浙江杭州市人)撰。书分4卷。凡14篇,成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作者历官贵州、广西10余

  • 叠溪唐代石刻造像

    在今四川茂县城北40公里处岷江东岸较场乡(原名叠溪)。该乡政府所在地有一巨石孤峰名点将台。峰上有唐贞观四年(630)所刻摩崖造像22龛,计石刻佛像78尊,主要为释迦牟尼佛、弥勒佛及观音菩萨以其胁侍像。

  • 殿前司

    西夏官署名。属次等司。西夏语音“北与啰”,掌京师军队。天盛年间(1149—1169)设8正、8承旨、10都案、60案头。

  • 建昌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四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镀金银印。中统二年(1261),不花受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