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伊宁回族大寺

伊宁回族大寺

中国伊斯兰教回族寺。原名宁固寺。又称凤凰寺、金顶寺、陕西大寺、陕甘大寺等。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四十六年增建,以后又多次修缮。原有面积6千多平方米,现存3千多平方米。为我国传统砖木结构和阿拉伯装饰结合的建筑形式,颇似西安市化觉巷清真寺。由宣礼楼、大殿、经堂组成。院中小溪回绕、原有鱼池、玉带桥,现仅存遗址。宣礼楼为三层亭楼形式,两旁有垂花门;礼拜殿平而成凸形,分三层,四周围廊,殿面阔七开间,深达40米,由两个卷棚顶和一个歇山顶并列组成,后部是四层八角攒形式。内部为穹窿结构窗,整个大殿可容千余人礼拜,窑殿及门扇均雕刻以阿拉伯文《清真言》等经文及彩绘,造型优美。以中国古典式建筑为基础,充分运用新疆建筑材料之特性,出檐大,屋面坡度起翘高,檐下桃坊、替拱等作法,颇有特色。吻兽、套兽等,均为透空琉璃,利于防风。

猜你喜欢

  • 斡突盌乌古部

    契丹部族名。辽圣宗时(982—1031)以所俘乌古族民户所置,为圣宗34部之一,该部民初为契丹皇族诸宫卫奴隶,后户口蕃息,圣宗释免奴隶,置部,从而取得平民地位。设节度使统领。隶南府,部族军属西南面招讨

  • 凯霖

    约1255—?元朝官员。祖籍西域,阿鲁浑氏。汉姓简,字和叔。成吉思汗西征时祖父哈只哈心归附,东迁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父阿散,仕元,任大名路税课提领,遂居大名(今河北大名)。幼读儒书。仁宗皇庆元年

  • 素巴第

    ?—1650喀尔喀蒙古札萨克图汗。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六世孙,喀尔喀右翼长赉瑚尔子。袭父汗号,始称札萨克图汗,与土谢图汗衮布、车臣汗硕垒并称喀尔喀三汗。崇德三年(1638),谋掠归化城,清太

  • 杨定

    ?—394①后仇池国君主。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前仇池国君主杨难敌孙杨佛奴之子。东晋永和十一年(355),其祖杨宋奴为杨国所杀,随父及叔佛狗逃奔关中,依前秦苻坚。后尚坚女,为尚书、领军将军

  • 西秦武元王

    即“乞伏乾归”(125页)。

  • 文䇸

    清代满族女诗人。字湘华。克勤纳平郡王曾孙女,兄景麟为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著有《佩兰轩绣余草》。

  • 合刺带

    见“哈剌䚟”(1636页)。

  • 宗仁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元代诸侍卫亲军指挥机构之一。简称宗仁卫。仁宗延祐年间,漠北大风雪,羊马驼畜尽死,人民流散,以子女鬻人为奴婢者众多。英宗至治二年(1322),纳丞相拜住谏,立宗仁卫以收养被卖为奴的蒙古子女。由拜住总卫事

  • 蒲辇

    见“蒲里衍”(2319页)。

  • 墨竹宫

    参见“墨竹工卡”(25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