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耆芍药汤

黄耆芍药汤

兰室秘藏》卷中:黄耆芍药汤

药方名称黄耆芍药汤

处方葛根羌活各15克升麻30克 炙甘草60克白芍黄耆各90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鼻衄血多,面黄,眼涩多眵,手麻木。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食后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黄耆芍药汤

药方名称黄耆芍药汤

处方黄耆1两(锉),人参1两,芍药3分,桂3分(去粗皮),五味子3分,白术半两,甘草(炙,锉)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气血不复,虚羸。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入生姜3片,大枣2枚(去核),同煎至6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十引《三因》:黄耆芍药汤

药方名称黄耆芍药汤

处方黄耆1钱半,当归尾1钱半,白芍药1钱半,白术1钱,人参5分,陈皮5分,甘草(炙)3分。

制法上锉,作1贴。

功能主治产后遗尿不禁。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摘录《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十引《三因》

《片玉痘疹》卷十:黄耆芍药汤

药方名称黄耆芍药汤

处方黄耆、芍药、酒芩、连翘防风、大力子、桔梗甘草葛根荆芥穗、人参

功能主治固表解毒。主痘疹,未及期而骤发,此毒火太甚,营卫气虚,直犯清道而出。

用法用量加淡竹叶,水煎服。

摘录《片玉痘疹》卷十

猜你喜欢

  • 白及膏

    《普济方》卷三一四:白及膏药方名称白及膏处方良姜、白及、沥青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嚼脂麻,水同熬为膏,入冷水共淀,用绊绢1片,火上摊作膏。功能主治蝼蛄疮。用法用量贴疮上。摘录《普济方》卷三一四《赵炳南

  • 木香塌气丸

    药方名称木香塌气丸处方木香青皮陈皮白蔻仁 缩砂仁京三棱(炮)蓬莪术(炮)荜澄茄萝卜子枳实(麸炒)各30克威灵仙(去土)90克制法上为细末,水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胸膈气痞,痰食不化。用法用量

  • 温肾汤

    《兰室秘藏》卷下:温肾汤药方名称温肾汤处方柴胡麻黄根各1.8克 白茯苓白术酒黄柏猪苓升麻各3克苍术防风各4.5克泽泻9克功能主治治面色萎黄,身黄,脚痿弱无力,阴汗。用法用量上药分作二服,每服用水600

  • 参附三白汤

    药方名称参附三白汤处方老东参1钱半,生白术1钱半,白茯苓1钱半,灼白芍1钱半,黑附块1钱,清炙草8分,生姜两片,大红枣2个。功能主治阴证发斑。内伤脾阳,阳为阴逼者,斑点隐隐而稀,色多淡红,或夹淡灰,或

  • 百点膏

    药方名称百点膏处方蕤仁(去皮、尖)0.9克当归身甘草各1.8克防风2.4克黄连(拣治)6克制法上药锉如麻豆大,蕤仁别研如泥,同熬,至滴在水中不散为度,人蜜少许,再熬片刻即可。功能主治散风清热,去翳除障

  • 加减代赭旋覆花汤

    药方名称加减代赭旋覆花汤处方旋覆花3钱(包),代赭石4钱,浮海石3钱,姜半夏2钱,白茯苓3钱,炒苏子1钱5,炙甘草5分,炙白前2钱,化橘红1钱,老姜3片(去皮)。功能主治伏饮内停,年有喘吼者。摘录《镐

  • 太岳活血丹

    药方名称太岳活血丹处方乱发(皂角水净洗.二斤.晒干.用清麻油二斤.入锅内炒.频以手拈看.脆乱如糊苔即止.不可令炒过),栗楔(谓栗三颗共一毯.其中有扁薄者是.去壳.薄切.日干),皂角刺(烧通红.米醋内淬

  • 海蛸散

    药方名称海蛸散处方乌贼骨(焙为黄色,去壳)。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鼻疮疳(匿虫),阴囊湿痒,阴蚀肿痛,疮多脓汁,溃疡不敛,蝎螫痛楚。用法用量外用。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黑消散

    药方名称黑消散处方大黄、川连、黄芩、黄柏各等分。制法上烧存性,为末。功能主治小儿卵肿偏坠。用法用量猪胆汁蜜调涂。摘录《幼科指掌》卷三

  • 加味芦荟丸

    药方名称加味芦荟丸处方银柴胡16两,君子肉16两,黄连8两,胡连8两,芦荟2两,胆草16两,麦芽(炒)16两,三棱(炒)16两,阿魏4两,莪术(炙)16两,全蝎8两,芜荑16两,鸡内金(炒)32两,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