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金匮要略》卷上: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药方名称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处方麻黄(去节)7克(汤泡)甘草14克(炙)薏苡仁7克杏仁3克(去皮、尖,炒)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解表祛湿。治风湿在表,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煮至180毫升,去滓韫服。有微汗,避风。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金匮》卷上: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药方名称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别名薏苡麻黄汤、杏仁薏苡汤、薏苡仁汤、麻黄杏仁薏苡仁汤、麻黄杏仁甘草薏苡汤、麻杏薏苡甘草汤、麻黄杏子薏苡甘草汤、麻杏苡甘汤

处方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1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10个(去皮尖,炒)。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祛风利湿。主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风湿,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风湿性荨麻疹,症见日晡所加剧者。

用法用量薏苡麻黄汤(《外台》卷十九引《古今录验》、杏仁薏苡汤(《伤寒总病论》卷三)、薏苡仁汤(《全生指迷方》卷二)、麻黄杏仁薏苡仁汤(《普济方》卷一一八)、麻黄杏仁甘草薏苡汤(《保命歌括》)、麻杏薏苡甘草汤(《证治宝鉴》卷十二)、麻黄杏子薏苡甘草汤(《医钞类编》卷三)、麻杏苡甘汤(《金匮要略释义》)。

注意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

各家论述《古方新用》:方中麻黄散寒;薏苡除湿;杏仁利气,助麻黄之力;甘草补中,给薏苡以胜湿之权。

临床应用1.多发性疣:唐某某,男,战士。双手背、前臂有百数个赘生物,诊为多发性疣。曾用维生素B12加普鲁卡因局部封闭治疗无效,改用上方,服9剂后,赘生物开始剥落而愈。

2.风湿性感冒:李某,男,36岁,工人,1975年因汗出风吹,以致汗郁皮下成湿,湿郁化热,今发热已十余日不解,每日下午热势增重,全身痛重。伴有咽痛而红肿,咳嗽痰白而粘稠,无汗,自用辛凉解表药,更增恶寒,舌苔白腻,脉濡缓略浮,遂议为风湿性感冒病,因风湿郁闭,湿阻气机,气机不畅而出现各症,劝其试服麻杏薏甘汤。麻黄杏仁各10g,薏苡仁30g,甘草7g,更加秦艽10g,波蔻7g,仅服一剂,果然热退身安;咽已不痛,咳嗽亦舒,劝其更服二剂,以巩固疗效。

摘录《金匮》卷上

猜你喜欢

  • 灵砂明粉散

    药方名称灵砂明粉散别名灵砂玄明粉处方元明粉5钱,灵砂1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翻胃隔食,肠结呕吐。用法用量灵砂玄明粉(《医统》卷二十八)。《医统》本方用法:拌豆腐下毕,饮酒一杯。摘录《活人心统》卷下

  • 红霞鹤项方

    药方名称红霞鹤项方别名红霞鹤顶丹处方血竭2两,儿茶2两,乳香2两(去油),没药2两(去油),银朱2两,铅粉2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痈疽发背,搭手,对口,肿毒。用法用量红霞鹤顶丹(《青囊秘传》)。摘

  • 麻黄桂枝各半汤

    药方名称麻黄桂枝各半汤处方麻黄(去根节)、桂枝、芍药,各二钱半。甘草(炙.二钱),杏仁(去皮尖.十个)。功能主治伤寒通治。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大枣二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摘录明

  • 复元活血汤

    《医学发明》卷三:复元活血汤药方名称复元活血汤处方柴胡15克瓜蒌根当归各9克红花甘草穿山甲(炮)各6克大黄(酒浸)30克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50个制法上药除桃仁外,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疏肝通

  • 推山丸

    药方名称推山丸处方苍术(酒浸,炒)120克干姜(炮)厚朴(姜制)川椒(炒)各30克制法上为细末,酒打面糊为丸。功能主治治妇人一切走注疼痛。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酒下。摘录《普济方》卷三一八

  • 阿胶甘草犁膏汤

    药方名称阿胶甘草犁膏汤处方阿胶3钱,甘草3钱(炙),梨膏5钱(冲)。功能主治温疫肺虚咳嗽。摘录《温热经解》

  • 青蒿汤

    药方名称青蒿汤处方青蒿(焙)知母(焙)甘草(炙)各60克半夏(汤洗七遍,姜汁制)30克常山(锉,焙)60克鳖甲(醋炙黄,去裙襕)桂(去粗皮)枳壳(去瓤,麸炒)秦艽(去苗、土)各120克制法上九味,粗捣

  • 鬼针散

    药方名称鬼针散处方鬼针草苗、鼠粘草根。功能主治割甲侵肉不愈。用法用量捣鬼针草苗汁及鼠粘草根,和腊月猪服敷之。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三○○

  • 和脾化积汤

    药方名称和脾化积汤处方山楂、枳实、蓬术、厚朴、白芍、甘草、陈皮。功能主治小儿诸积。用法用量乳积,加砂仁、香附;气积,加木香、苏梗;惊积,加茯神、远志;虚积,加白术、茯苓;实积,加槟榔、牵牛;表有热,加

  • 比惊丸

    药方名称比惊丸别名比金丸处方轻粉1钱半,滑石1钱半,南星1钱1字,青黛半钱。制法上为末,糊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疏流蕴积涎热。主小儿急惊壮热,喘粗涎盛,颊赤,大小便不利,及疮痘余毒不解。用法用量比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