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防疫丹

防疫丹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重庆方):防疫丹

药方名称防疫丹

处方牛黄6钱,麝香3钱,蟾酥3钱,梅片6钱,大黄3两,甘草40两,细辛7钱5分,朱砂25两,白矾1两5钱,薄荷冰4两。

制法牛黄麝香蟾酥、梅片、薄荷冰、朱砂另乳,余药共研细末。玻瓶装,每重1钱包装。

功能主治提神醒脑,宽中解郁,通利肠胃,生津止渴。主晕船晕车,口舌烦渴,恶心呕吐,昏厥拘挛。

用法用量常用2-3分。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重庆方)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沙市方):防疫丹

药方名称防疫丹

处方法夏6两,广陈皮2两,佩兰叶2两,粉甘草3两,苏叶1两5钱,苍术2两,白芷3两,广藿香4两,厚朴2两,神曲4两,香附4两,槟榔2两,砂仁2两,茯苓6两,薄荷冰4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夏季暑湿蕴结,颐痛,恶寒发热,腹鸣呕吐、水泻。

用法用量每服1钱,温开水下。轻者日服1次,重者日服2次。小儿、老人酌减。

注意水份不足,无寒湿蕴结者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沙市方)

猜你喜欢

  • 干枣汤

    《圣济总录》卷一一七:干枣汤药方名称干枣汤处方干枣(去核,焙)1两半,贝母(去心)1两半,生干地黄(焙)2两,胡桃瓤2两,陈橘皮(去白,焙)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葛根(锉)1两,鳖甲(去裙襕

  • 保肺健脾汤

    《幼科直言》卷四:保肺健脾汤药方名称保肺健脾汤处方白术7分(炒),白芍7分(炒),苡仁1钱,白扁豆1钱(炒),黄耆7分,沙参8分,陈皮6分,甘草6分,当归6分,白茯苓7分。功能主治小儿因肺经受伤,或久

  • 加味赴筵散

    药方名称加味赴筵散处方良姜、草乌(去黑皮)、荆芥穗、细辛、乳香(另研)、香白芷、真川椒(去目)、僵蚕、猪牙皂角(去弦)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牙痛。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擦于患处,上下牙咬定。有涎吐出

  • 椒石散

    药方名称椒石散处方川椒1钱,生石膏1钱,荜茇2钱,青盐8分。制法共研细。功能主治风火牙疼。用法用量点疼处。摘录《鸡鸣录》

  • 大元门顶

    药方名称大元门顶别名紫金丹处方番木鳖6两(用甘草水煮胀,去皮毛,用真麻油8两,放入锅内同煎至黄色,勿令焦枯),虎骨5钱(麻油炙),茅山7钱,苍术7钱,川芎7钱,川断7钱,羌活7钱,桂枝7钱,白芷7钱,

  • 苦参酒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苦参酒药方名称苦参酒处方苦参310克百部90克 野菊花90克凤眼草90克樟脑125克制法将前四种药装人大口瓶内,加入75%酒精(或白酒)5升,泡七天后去滓,加樟脑,溶化后备用。功

  • 秦艽鳖甲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秦艽鳖甲散药方名称秦艽鳖甲散处方荆芥(去梗)、贝母(去心)、天仙藤、前胡(去芦)、青皮(去白)、柴胡(去芦)、甘草(炙)、陈皮(去白)、秦艽(去芦.洗)、鳖甲(去裙

  • 蟾蜍丸

    《小儿痘疹方论》:蟾蜍丸药方名称蟾蜍丸别名虾蟆丸处方蟾蜍1个(夏月沟渠中取,腹大不跳不鸣,身多(疒品)者)。制法取粪蛆1杓置桶中,以尿浸之,却将蟾蜍跌死,投与蛆食,1昼夜,用布袋盛蛆置急流中,1宿取出

  • 黑蔹软膏

    药方名称黑蔹软膏处方白蔹10g。功能主治收敛,止痒,还原角质。主神经性皮炎。用法用量用10%黑豆油软膏,加到100g,直接涂于皮损处。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 黄连橘皮汤

    《外台秘要》卷四:黄连橘皮汤药方名称黄连橘皮汤处方黄连12克(去毛)橘皮6克杏仁6克(去皮、尖)枳实3克(炙)麻黄6克(去节)葛根6克厚朴2克(炙)甘草3克(炙)制法上八味,切。功能主治清热化斑,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