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金针丸

金针丸

《宣明论》卷十三:金针丸

药方名称金针丸

别名六神丸

处方丁香木香乳香阿魏轻粉骨碎补(去毛)、槟榔、官桂、桂心、巴豆(去皮)、杏仁(去皮)、不木灰、肉豆蔻阳起石朱砂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水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阳绝痞气,心腹不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针穿作孔子,小油内滚过,灯焰内燎遍,于油中蘸死,嚼生姜下,不拘时候,1日3次。

摘录《宣明论》卷十三

《鸡峰》卷十八:金针丸

药方名称金针丸

处方巴豆朱砂各等分。

制法面糊为丸,如麻子大,遂旋用针穿一窍子。

功能主治卒然呕吐,胸中痞闷,气不下行,此由饮食失宜,过伤胃气,胃气滞而不行,水谷不化,气逆则吐,其脉沉疾而短滑。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针扎定,于灯上烧少时,熟水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八

圣济总录》卷二十二:金针丸

药方名称金针丸

处方不灰木2钱,阳起石1钱,阿魏1钱,白丁香1钱半,丹砂(研)1钱半,乳香1钱半,腻粉1钱半,硫黄1分,巴豆(去皮心膜,出油)2-7粒。

制法上为细末,糯米粽子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阴气结伏在胸膈,虚痞,或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5-7丸,丁香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博济》卷一:金针丸

药方名称金针丸

别名大金针丸

处方阳起石半两,不灰木半两,阿魏半两,巴豆25粒(去皮心,不去油),杏仁25枚(去皮尖)。

制法上为细末,用软粟米饮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结胸气逆,并手足冷,呕吐不定。

用法用量大金针丸(《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摘录《博济》卷一

猜你喜欢

  • 鹿角胶丸

    《重订严氏济生方》:鹿角胶丸药方名称鹿角胶丸处方鹿角胶15克 油头发灰没药(另研)各9克制法上药为末,用白茅根汁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益精止血。治房室劳伤,小便尿血。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

  • 温阳通痹汤

    药方名称温阳通痹汤处方附子9克,炒山楂9克,细辛6克,大黄15克,代赭石30克,莱菔子(炒)30克,枳壳12克,川朴12克。功能主治温阳运脾,通降逐积。主脾胃肠通降失权,中阳受阻,运化失司。用法用量水

  • 参五秦艽汤

    药方名称参五秦艽汤处方当归3钱,赤芍(酒炒)7分,苍术(童便浸)1钱,生地黄(酒浸)1钱,萆薢1钱,黑狗脊(去毛根)2钱,川芎7分,羌活1钱5分,秦艽(去芦)1钱5分,川独活1钱,五加皮2钱,黄连(姜

  • 马齿散熨方

    药方名称马齿散熨方处方马齿子半合,人苋子半合。功能主治眼漏,睛有脓出,经年不绝。用法用量上为末,入银石器中,于饭甑上蒸。以绵裹熨眼大眦头,泪孔有脓水出处。凡熨眼时,须药热熨透睛,30-50度,脓水自绝

  • 安和饮子

    药方名称安和饮子处方罂栗壳2钱半,木香2钱半,甘草2分,地榆2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赤白痢。用法用量每服2钱,米饮调下。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一

  • 萆薢分清散

    药方名称萆薢分清散别名萆薢分清饮(《丹溪心法》卷三)。处方益智仁 川萆解石菖蒲乌药各等分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温肾利湿,分清去浊。主膏淋、白浊。小便频数,混浊不请,白如米泔,凝如膏糊。用法用量每服

  • 活血润燥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活血润燥丸药方名称活血润燥丸处方当归、防风,各三钱。大黄(湿纸裹煨)、羌活,各一两。桃仁(二两.汤泡去皮尖.别研如泥),麻子仁(二两半.别研如泥),皂角仁(去皮.烧存

  • 拨云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拨云散药方名称拨云散处方羌活、防风、柴胡、甘草(炒),各一斤。炮制上为末。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风毒上攻,眼目昏暗,翳膜遮障,怕日羞明,多生热泪,隐涩难开,眶痒赤痛,

  • 黄牙丹

    药方名称黄牙丹处方汞1两,藤黄5分,牙消1两5钱,明矾1两5钱,蛇含石8分。制法上为末,结胎,武火升炼3炷香,取药,每1两加冰片4分,收贮听用。功能主治去污生新。主疳。摘录《上池杂说》

  • 立消丸

    药方名称立消丸处方槟榔2两,草果(炒)2两,山楂肉2两,莱菔子(炒)2两,阿魏(酒炖化)1两,三棱1两5钱,莪术(醋煮)1两5钱,广木香1两5钱,青皮(醋炒)1两5钱,香附1两5钱。制法上为末,神曲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