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赤金锭

赤金锭

《仙拈集》卷三:赤金锭

药方名称赤金锭

处方防风6钱,薄荷6钱,雄黄6钱,天竺黄6钱,天麻5钱,全蝎5钱,白附5钱,钩藤5钱,乳香5钱,朱砂5钱,胆星1两2钱,琥珀1钱,麝香1钱5分,冰片1钱5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神曲1两打糊成锭,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小儿急慢惊风。

用法用量每用一锭或半锭,淡姜汤磨服。

摘录《仙拈集》卷三

《仙拈集》卷四:赤金锭

药方名称赤金锭

处方麻黄4钱5分,紫苏7钱5分,山茨菇2两5钱,五倍子2两5钱,香附子2两5钱,苍术1两5钱,半夏1两5钱,木香1两5钱,山豆根1两5钱,丹参6钱,鬼箭羽6钱,辰砂1两,千金子1两2钱,红芽大戟1两2钱,雌黄1两2钱,细辛1两2钱,川乌1两2钱,滑石1两2钱,麝香3钱。

制法依法炮制,净末称准,以糯米粉糊和之,石臼杵千下,用范子印成锭角,重1钱,作3次用之,阴干,万勿火烘。

功能主治解百毒,治百病。主天行时疫,瘟疫,伤寒,狂言乱语,霍乱,绞肠痧,腹痛,食物中毒,小儿急慢惊风,中风,中气,口眼?斜,牙关紧急,筋脉拘急,妇人月水不调,腹中结块,男妇头晕,传尸劳瘵,自缢,落水,中恶,赤痢,白痢,汤火伤,蛇、蜈、蝎咬伤。

用法用量天行时疫用绛囊盛之,悬之当胸,则不传染。瘟疫、伤寒、狂言乱语、霍乱、绞肠痧、腹痛、饮食中毒、小儿急慢惊风,俱薄荷汤磨服;中风、中气、口眼?斜、牙关紧急、筋脉拘挛、妇人月水不调、腹中结块、男妇头晕,俱温酒磨服;传尸劳瘵、自缢、落水、中恶,俱冷水磨服;赤痢,凉水下;白痢,姜汤下;汤火伤,蛇、蜈、蝎咬伤,俱用酒磨服,水磨涂患处。

注意肿毒恶疮已溃者不宜服。

摘录《仙拈集》卷四

《慈禧光绪医方选义》引《良方集成》:赤金锭

药方名称赤金锭

处方火消8两,章丹1两,黑矾1两,朱砂5分,银朱5分。

制法将药用铁锅炼化成水,滴石板上,候冷成片。

功能主治消痈解毒。去腐生新,拔毒生肌。主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外用。

各家论述章丹即铅丹,辛微寒有毒,外用去腐生新,施于疮疡肿毒,有拔毒生肌之效,银朱又名心红,是疏黄同汞升炼而成,功用大抵与轻粉同,本方由于药呈红色,治疮疡等症又有效验,崇贵此方即以赤金为名。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义》引《良方集成》

猜你喜欢

  • 补心丹

    《医林纂要》卷四:补心丹药方名称补心丹处方生地黄(酒洗)4两,酸枣仁(炒,去壳)1两,柏子仁(炒,研,去油)1两,当归(酒洗)1两,五味子(炒,研)1两,麦门冬(炒,去心)1两,天门冬(炒,去心)1两

  • 熟附煨姜焖狗肉

    药方名称熟附煨姜焖狗肉处方熟附片15~30克生姜(煨熟)150克狗肉(切碎)500~1000克 蒜头花生油适量制法先用蒜头、花生油起镬,加水焖狗肉,再放入熟附片、煨姜片,焖约两小时。功能主治助阳益元,

  • 甘松香丸

    药方名称甘松香丸处方半夏曲2两,天南星2两,甘松1两,陈橘皮1两半。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痰眩。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摘录《鸡峰》卷十八

  • 碧玉锭子

    《证治准绳·疡医》卷二:碧玉锭子药方名称碧玉锭子处方铜绿9克轻粉***(煅)白矾(煅)硇砂(生)各3克胆矾雄黄朱砂各1.5克乳香没药各7.5克麝香冰片各少许制法上药各研极细粉,和匀,打稠糊做成豆大扁形锭

  • 矾龙散

    药方名称矾龙散处方枯矾5分,龙骨(煅)5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因剪脐,外伤于风邪,以致脐疮不干。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干掺脐上。摘录《寿世保元》卷八

  • 车前叶汤

    药方名称车前叶汤处方车前叶(干者)1两,茜根(洗、锉)1两,黄芩(去黑心)1两,阿胶(炒燥)1两,地骨皮(洗)1两,红蓝花(炒)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小便出血。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

  • 夺命煎

    药方名称夺命煎别名牛李膏、必胜膏、夺命膏、必圣膏处方牛李子(黑熟者)。制法上1味,用8月、9月内采,不计多少,沙盆内研,生绢绞其汁,银石器内慢火熬成煎,盛在瓷器内,勿令透风。功能主治小儿疮疹毒气出不快

  • 荆菊酒

    药方名称荆菊酒处方蔓荆实、甘菊、地骨皮、术。制法上药各以绢袋盛,纳酒中,春、秋3日,冬7日。功能主治损心虚寒,头痛,性气反常,语声冒昧,关节不利,心手不遂,骨间寒热,目中泪出,齿发不荣。用法用量每服温

  • 常山桂心丸

    药方名称常山桂心丸处方甘草(炙)4分,常山4分,大黄4分,桂心4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疟疾。用法用量平旦服如兔屎,每欲发服6丸,饮下之,欲服药时,先进少热粥良。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生菜

  • 矾脂散

    药方名称矾脂散处方白矾(熬令汁枯)1分,松脂1分,木香1分,花烟脂1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聤耳,脓水不绝。用法用量每用绵拭脓后,满耳填药。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