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赤散

赤散

《肘后方》卷二:赤散

药方名称赤散

处方牡丹5分,皂荚5分(炙之),细辛3分,干姜3分,附子3分,肉桂2分,珍珠4分,踯躅4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瘴气、疫疠、温毒。

用法用量初觉头强邑邑,便以少许纳鼻中,吸之取吐;每服方寸匕,温酒下,复眠得汗,即愈。晨夜行,及视病,亦宜少许,以纳鼻、粉身佳。牛马疫,以一匕着舌下,溺灌,日3-4次,甚佳也。

摘录《肘后方》卷二

《千金》卷九引华佗方:赤散

药方名称赤散

处方丹砂12铢,蜀椒18铢,蜀漆18铢,干姜18铢,细辛18铢,黄芩18铢,防己18铢,桂心18铢,茯苓18铢,人参18铢,沙参18铢,桔梗18铢,女萎18铢,乌头18铢,雄黄24铢,吴茱萸30铢,麻黄2两半,代赭2两半。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伤寒头痛身热,腰背强引颈,及风口噤疟不绝,妇人产后中风寒,经气腹大。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下,日3次;耐药者二匕。夏令汗出。欲治疟,先发一时所,服药二匕半,以意消息之。细辛、姜、桂、丹砂、雄黄不熬,余皆熬之。

摘录《千金》卷九引华佗方

《千金》卷三:赤散

药方名称赤散

处方赤石脂3两,桂心1两,代赭3两。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产后下痢。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下,日3次。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石脂疗腹痛、下痢赤白,代赭治腹中毒邪、女子赤沃漏下,皆《本经》主治,以其味涩司收,故用桂心之辛而散其滞也。

摘录《千金》卷三

《千金》卷九:赤散

药方名称赤散

处方干姜1两,防风1两,沙参1两,细辛1两,白术1两,人参1两,蜀椒1两,茯苓1两,麻黄1两,黄芩1两,代赭1两,桔梗1两,吴茱萸1两,附子2两。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伤寒头痛,项强身热,腰脊痛,往来有时。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食前酒下,日3次。

摘录《千金》卷九

《千金》卷九:赤散

药方名称赤散

别名藜芦

处方藜芦1两,踯躅花1两,附子6铢,桂心6铢,真朱6铢,细辛18铢,干姜18铢,牡丹皮1两6铢,皂荚1两6铢。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辟温疫气。主伤寒热病。

用法用量藜芦散(《伤寒总病论》卷四)。

摘录《千金》卷九

猜你喜欢

  • 加减通圣散

    《医学正传》卷六:加减通圣散药方名称加减通圣散处方防风15克(去芦)连翘9克(去蒂)川芎15克白芍药6克当归9克(酒浸洗)薄荷6克荆芥穗15克麻黄9克(去根、节,汤泡)栀子9克(去壳)桔梗枳壳(去瓤,

  • 艾麦丸

    药方名称艾麦丸处方艾叶(糯米糊蘸过,大火焙干)、麦糵(炒)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米醋打糯米粉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虚羸,久不进食,脏腑不固,小便常多。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醋汤、温酒或米

  • 加味四物六君汤

    药方名称加味四物六君汤别名加味四物六君子汤处方厚朴(姜汁炒)5分,桔梗4分,白术(去芦)4分,砂仁3分,红花3分,黄连3分,玄胡3分,陈皮4分,甘草2分,当归(酒洗)5分,香附5分,枳实(麸炒)4分,

  • 愈风四物汤

    药方名称愈风四物汤处方川芎当归白芍熟地荆芥细辛麻黄防风甘草功能主治治妇人产后头风。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妇科玉尺》卷四

  • 参耆补血汤

    药方名称参耆补血汤处方党参、黄耆、川贝、远志、郁金、白芍、当归、冬术、茯苓、生草。功能主治乳岩,溃烂不敛。摘录《顾氏医径》卷六

  • 雷丸

    药方名称雷丸处方草乌头川乌头两头尖各9克硫黄麝香丁香各3克木鳖子5个制法上药为末,以熟蕲艾揉软,合成一处,用草纸包裹。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行气止痛。治瘫痪顽风,骨节疼痛,下元虚冷,痔漏下血。用法用量烧熏

  • 透罗丹

    药方名称透罗丹处方皂角(酥炙,去皮、弦)黑牵牛(炒)半夏大黄(湿纸包,煨焙)杏仁(去皮、尖,麸炒)各30克巴豆3克(去油,另研)制法上六味,为末,生姜自然汁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下痰止咳。治痰实咳

  • 加减导赤散

    《幼幼集成》卷四:加减导赤散药方名称加减导赤散处方淮木通怀生地 炙甘草枯黄芩黑栀仁 宜泽泻净前子 北柴胡各3克功能主治治心热,肝热,小便赤涩。用法用量上药加淡竹叶7片、灯心10茎,水煎,空腹时热服。摘

  • 芍药黄芪酒

    药方名称芍药黄芪酒处方白芍药100g黄芪100g 生地黄100g 炒艾叶30g 黄酒1000ml炮制1. 将上述4味药材一同捣成粗末,装入纱布袋内;2. 放入干净的器皿中,用酒浸泡,封口;3. 3日后

  • 柴胡桂姜半夏汤

    药方名称柴胡桂姜半夏汤处方柴胡3钱,黄芩2钱,干姜3钱,桂枝2钱,甘草2钱,牡蛎2钱,瓜蒌3钱,半夏3钱,生姜3钱。功能主治寒疫。少阳经传太阴脏,胸胁痞满,呕吐。用法用量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摘录《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