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调气丸

调气丸

《圣惠》卷七十二:调气丸

药方名称调气丸

处方槟榔1两,羌活1两,桂心1两,芎藭1两,木香1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微炒)2两,川大黄(锉,微炒)2两,牵牛子(半生半炒熟)2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瓤,焙)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温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普济方》卷一八五引《治风经验方》:调气丸

药方名称调气丸

处方木香半两,羌活半两,舶上茴香(炒)半两,桂(去粗皮,不见火)半两,陈皮半两,蓬莪术(锉,炒)1两半,酸枣仁(炒)1两半,京三棱(湿纸裹,煨透取出捣)1两,枳壳(面炒去瓤)1两,川芎(捶碎炒)1两,槟榔半两。

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调气,进饮食。主风湿手足麻痹,语言謇涩,胸膈滞闷,痰涎并多。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木瓜汤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五引《治风经验方》

普济方》卷一八四引《卫生家宝》:调气丸

药方名称调气丸

处方槟榔半两,木香半两,川芎半两,羌活半两,肉桂(去皮)半两,麻仁半两,枳壳1两(去瓤麸炒),沉香1分,大黄1两(湿纸裹煨),郁李仁1两(汤去皮)。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中气,如中风状。

用法用量中气而以风药治之十无一愈,中风而以气药治之,气顺而风散。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四引《卫生家宝》

普济方》卷一五四引《指南方》:调气丸

药方名称调气丸

处方牵牛末1两,陈皮半两,青皮1分。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身体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姜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五四引《指南方》

《鸡峰》卷二十:调气丸

药方名称调气丸

处方橘皮2两,陈橘皮3两,木香半两。

制法上锉碎,用牵牛面4两同药炒黄色,其牵牛末更不用,将前3味为细末,炼蜜和丸,如鸡头大。

功能主治快气和中进食。主气噎。

用法用量每服1丸,含化咽津。

摘录《鸡峰》卷二十

猜你喜欢

  • 行水丸

    药方名称行水丸处方葫芦巴(炒)故纸(炒)缩砂仁毕澄茄 真川椒(去目,纸上炒出汗)乌梅肉(焙干)各7.5克木香牵牛(炒取末)各15克巴豆肉(略去油)4.5克制法上药为末,稀面糊丸,绿豆大。功能主治治水肿

  • 当归芍药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当归芍药汤药方名称当归芍药汤处方当归9克 芍药人参桂心生姜甘草各6克大枣10枚 干地黄6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主产后虚损,不思饮食。用法用量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

  • 老君神白散

    药方名称老君神白散处方白术2两,附子2两,桔梗1两,细辛1两,甘草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伤寒阴证。用法用量白汤点服。摘录《普济方》卷一三五引《余居士选奇方》

  • 风丸

    药方名称风丸处方浮萍草、马齿苋各等分。功能主治麻风及一切风气。用法用量每服3钱,日3次。摘录《青囊秘传》

  • 碧玉膏

    《疡医大全》卷七:碧玉膏药方名称碧玉膏处方蓖麻仁(去皮、尖,捣烂)杏仁(去皮,捣烂)各49粒铜绿81克(用水200毫升,将铜绿研细,投入水中,搅匀)片松香2.5千克(研细,筛过听用)制法用真麻油360

  • 杜仲散

    《圣惠》卷七十九:杜仲散药方名称杜仲散处方杜仲1两(去粗皮,炙微黄,锉),熟干地黄1两,桂心半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五味子3分,续断半两,芎?3分,石斛1两(去根,锉),当归3分(锉,微炒),

  • 安蛔汤

    药方名称安蛔汤处方人参7分,白术1钱,茯苓1钱,干姜(炒黑)5分,乌梅2个,花椒(去目)3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伤寒吐蛔。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回春》卷二

  • 开肺解毒汤

    药方名称开肺解毒汤处方桔梗1钱5分,牛蒡子1钱5分,黄芩(酒炒)1钱5分,连翘2钱,银花2钱,赤小豆2钱,生甘草1钱,马勃5分。功能主治湿温咽痛、衄血。用法用量原书用本方治上证,加青果二枚,竹叶二十片

  • 解毒清营汤

    药方名称解毒清营汤处方金银花5钱至1两,连翘5钱至1两,公英5钱至1两,干生地5钱至1两,白茅根5钱至1两,生玳瑁3-5钱,丹皮3-5钱,赤芍3-5钱,川连1-3钱,绿豆衣5钱至1两,茜草根3-5钱,

  • 还阳丹

    药方名称还阳丹处方川楝子1两,巴戟1两,葫芦巴1两,破故纸1两,肉苁蓉2两(酒浸,焙干)1两,苍术1斤(泔浸3宿,去黑皮,细切,饭内煎7遍,取出用)1两,巴豆1两(去皮,同苍术炒紫色,去巴不用)。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