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调中健脾丸

调中健脾丸

古今医鉴》卷六:调中健脾丸

药方名称调中健脾丸

处方黄耆2两(蜜炙),人参2两,白术6两(土水拌炒),茯苓2两,陈皮3两(盐水制),紫苏子2两半(炒),萝卜子1两半(炒),山楂肉3两(炒),草豆蔻1两(酒炒),泽泻3两半,薏苡仁3两(炒),沉香6钱(另研),五加皮3两(炒),瓜蒌1两(用大瓜蒌2个,钻1孔,每个入川椒3钱,多年粪底1钱,敲米粒大,俱纳入瓜蒌内,外以绵纸糊完,再用绵筋、盐泥封固,炭火燃煅通红为度,取出择去泥,其黑皮一并入药)。

制法上为细末,煎荷叶大腹皮汤,打黄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单腹胀及脾虚肿满,膈中闭塞及胃口作痛。

用法用量此药不伤脾气,大有补益。

摘录古今医鉴》卷六

《证治宝鉴》卷七:调中健脾丸

药方名称调中健脾丸

处方五加皮人参黄耆苍术茯苓陈皮半夏香附、楂肉、苡仁、吴萸、白芍黄连莱菔子、草蔻仁、大腹绒、泽泻、苏子、沉香瓜蒌、川椒。

制法荷叶煎汤,打黄米粉为丸。

功能主治单腹胀。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汤送下。

摘录《证治宝鉴》卷七

《活人心统》卷一:调中健脾丸

药方名称调中健脾丸

处方白术(炒)1两,木香5分,川黄连(同茱萸炒,去茱萸)7分,破故纸1两,茯苓8分,诃子1两,肉果(煨)1两,神曲(炒)6分,小茴香(炒)5分,厚朴5分,陈皮8分,砂仁5分,山药5分,莲子5分。

制法上为末,粥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肾气虚,早晚溏泻。

用法用量每服70丸,莲子汤送下。

摘录《活人心统》卷一

猜你喜欢

  • 保命胜金丹

    药方名称保命胜金丹处方南香附1斤(第1次用童便浸,2次酒浸,3次盐水浸,4次醋浸。每次按春5、夏3、秋7、冬10日,取起晒干),官拣参1两5钱,川当归1两5钱,赤芍药1两5钱,白芍药1两5钱,香白芷1

  • 龙齿琥珀散

    药方名称龙齿琥珀散处方茯神1两,人参3分,龙齿3分,琥珀3分,赤芍3分,黄耆3分,牛膝(去芦)3分,麦门冬1两半(去心),生地1两半,当归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产前产后血虚,心神恍惚,语言失度,

  • 观音露

    《仙拈集》卷四:观音露药方名称观音露处方甘草1斤,威灵仙1斤。功能主治***风坏烂,并一切风痹疼痛。用法用量水2担,将药煎5-6滚,倾入大缸内,令病人用小凳坐其中,周围用席围定熏浸,待水温方洗,令浑身汗

  • 黄花散

    《医方类聚》卷八十五引《施圆端效方》:黄花散药方名称黄花散处方新净槐花2两(微炒黄)。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脏毒。大便血,腹痛,至危甚者。用法用量每服2-3钱,温酒调下,1日2次。摘录《医方类聚》卷八

  • 桂枝加味汤

    药方名称桂枝加味汤处方桂枝汤加泽泻、川乌(炮)、青盐茴香各等分。功能主治外肾吊痛,自左乳根起,如蜘蛛丝许,吊缩外肾,拘挛不得屈伸,其脉沉弦紧涩。用法用量水煎服。再用炮附子、葫芦巴(酒炒)、川楝肉(炒)

  • 泽兰圆

    药方名称泽兰圆处方黄泽兰(去梗)、牛膝(去苗.酒浸一宿)、人参(去芦)、赤石脂(煅),各一两;附子(炮.去皮.脐)、木香、白茯苓(去皮)、续断,各三分;肉桂(去粗皮)、川芎、白术、干姜(炮)、当归(去

  • 复方***地黄汤

    药方名称复方***地黄汤处方金银花15g,紫草18g,炒赤芍9g,大生地15g,炒丹皮9g,炒知母9g,木通6g,生米仁18g,白蔻仁2.4g(后下),鲜荷梗1枝,牛黄解毒片1包(分吞)。功能主治清热凉

  • 蒲公英粥

    药方名称蒲公英粥处方蒲公英40~60克(鲜品60~90克)粳米50~100克制法取干蒲公英或鲜蒲公英(带根)洗净,切碎,煎取药汁,去渣,入粳米同煮为稀粥,以稀薄为好。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适用于

  • 振中汤

    药方名称振中汤处方白术18克(炒)当归身6克陈皮6克厚朴4.5克 生明乳香4.5克 生明没药4.5克功能主治健脾化湿,活血通络。治腿疼、腰疼,饮食减少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备注本方重用白术,以健补脾胃,

  • 吴婆散

    药方名称吴婆散处方黄柏(蜜炙)黄连(微炒)桃根白皮各0.3克木香厚朴(姜汁炙)丁香槟榔各3克芜荑(去皮)0.3克没食子4.5克 楝根白皮0.15克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治小儿疳泻不止,日夜无度,渐渐羸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