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竹叶石膏汤

竹叶石膏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竹叶石膏汤

药方名称竹叶石膏汤

处方石膏(半两)麦门冬(去心.二钱)人参(去芦.二钱) 炙甘草(半钱)半夏(汤洗七次.一钱半)

功能主治治伏暑,内外热炽,烦躁大渴。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青竹叶十四片,粳米一撮,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竹叶石膏汤

药方名称竹叶石膏汤

处方竹叶(三十片)石膏(三钱)麦门冬(三钱)半夏(一钱)人参(一钱半)甘草(一钱半)

功能主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呕而渴。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粳米一撮,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竹叶石膏汤

药方名称竹叶石膏汤

处方人参(去芦头)、甘草(炙),各二两。石膏一斤,半夏(汤洗七次)二两,半麦门冬(去心)五两半。

炮制上为粗末,入半夏令匀。

功能主治治伤寒时气,表里俱虚,遍身发热,心胸烦闷;或得汗已解,内无津液,虚羸少气,胸中烦满,气逆欲吐,及诸虚烦热,并宜服之。诸虚烦热,与伤寒相似,但不恶寒,身不疼痛,头亦不痛,脉不紧数,即不可汗下,宜服此药。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两盏,入青竹叶生姜各五、六片,煎至一盏半,滤去滓,入粳米百馀粒再煎,米熟去米,温服,不计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伤寒论》:竹叶石膏汤

药方名称竹叶石膏汤

别名竹叶汤(《外台秘要》卷三引《张文仲方》)、人参竹叶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五)。

处方竹叶15克石膏30克半夏9克(洗)麦门冬15克(去心)人参6克甘草6克(炙)粳米15克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益气和胃。治热病之后,余热未清,气阴两伤,虚羸少气,呕逆烦渴,或虚烦不得眠,舌红少苔,脉虚而数;以及暑热所伤,发热多汗,烦渴喜饮,舌红干,脉虚数。现用于肺炎、麻疹或麻疹并发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糖尿病、小儿夏季热、中暑等病后期余热不清,耗伤气阴者。

用法用量上七味,用水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纳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分二次温服。

备注方中竹叶石膏清热除烦为君;人参麦冬益气养阴为臣;半夏降逆止呕为佐;甘草粳米调养胃气为使。诸药合用,使热祛烦除,气复津生,胃气调和,诸证自愈。

摘录伤寒论

证治准绳·疡医》卷二:竹叶石膏汤

药方名称竹叶石膏汤

处方竹叶石膏桔梗木通薄荷甘草(炙)

功能主治治痈疽肿痛,胃火内盛,口渴喜饮。

用法用量生姜少许,水煎服。

摘录证治准绳·疡医》卷二

《诚书》卷六:竹叶石膏汤

药方名称竹叶石膏汤

处方竹叶7片 软石膏9克大黄(煨)4.5克陈皮3克藿香叶6克

功能主治治茧唇。

用法用量生姜,水煎服。

摘录《诚书》卷六

《幼科直言》卷五:竹叶石膏汤

药方名称竹叶石膏汤

处方石膏连翘黄芩花粉甘草薄荷柴胡

功能主治治肺热,鼻流紫血者。

用法用量竹叶5片为引,水煎服。

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痧疹辑要》卷二:竹叶石膏汤

药方名称竹叶石膏汤

处方竹叶3片红花0.9克 生地6克 煅石膏9克 花粉2.4克陈皮1.5克甘草1.5克黄连1.5克(微炒)僵蚕5条连翘1.8克玄参3克牛蒡子1.8克 桑皮3克

功能主治清热宣肺,解肌透疹。治痧疹见形二三日,色红,烦躁,出不透快。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痧疹辑要》卷二

猜你喜欢

  • 宣白承气汤

    药方名称宣白承气汤处方生石膏15克 生大黄9克杏仁粉6克栝楼皮4.5克功能主治清肺定喘,泻热通便。治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大便闭结,脉右寸实大,证属肺气不降者。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

  • 菊花辛夷散

    药方名称菊花辛夷散处方白菊花9g,辛夷9g,包谷粉60g,滑石粉30g,冰片6g。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腋臭。用法用量外用。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解结丸

    药方名称解结丸处方川黄连1两5钱,黄柏1两,川当归1两,枳壳(炒)1两,川厚朴1两,陈皮1两,青皮1两,莪术(煨)1两,皂角5钱,滑石1两,枳实(炒)1两,香附子1两,黄芩1两,莱菔子1两,(炒),三

  • 何人饮

    药方名称何人饮处方何首乌9~30克当归6~9克人参9~30克陈皮6~9克 煨生姜3片功能主治补气血,截虚疟。治疟疾久发不止,气血两虚,寒热时作,稍劳即发,面色萎黄,倦怠乏力,食少自汗,形体消瘦,舌淡,

  • 槐角子丸

    药方名称槐角子丸处方皂角(去皮弦,醋炙)1两,黄耆(蜜炙)1两,荆芥穗1两,木香1两,露蜂房1两,猬皮(炙焦黄,锉)1两,鳖甲(淡醋煮,去裙膜,洗净,酸醋炙黄)1两,槐子1两,桔梗(炒)1两,穿山甲(

  • 和肝散

    《银海指南》卷三:和肝散药方名称和肝散处方香附500克(分作四份:一份以酒浸,一份以盐水浸,一份以蜜浸,一份以童便浸,每浸三日夜后晒干)制法上药各为细末,和匀。功能主治治肝气不和,目赤肿痛;或因郁怒伤

  • 肝胃汤

    药方名称肝胃汤处方嫩黄耆3钱,当归1钱半,白芍1钱半,茯神3钱,煨姜1钱,南枣1枚。功能主治调补肝胃。主右目多泪,眦胀,心嘈杂,阳明空虚,肝阳上扰使然。摘录方出《临证指南医案》卷八,名见《杂病源流犀烛

  • 利火降痰汤

    《不知医必要》卷三:利火降痰汤药方名称利火降痰汤处方柴胡8分,黄芩7分,陈皮6分,天竹黄1钱5分,钩藤2钱,连翘1钱,木通7分,细甘草4分。功能主治小儿急惊,壮热痰壅,昏闷不醒,搐搦颤动。摘录《不知医

  • 生肌凤雏膏

    药方名称生肌凤雏膏处方轻粉末3克乳香末血竭末龙骨末各1.5克制法用鸡蛋10余个,煮熟,去白用黄,铜勺内熬油约9克,倾入盏内,加轻粉等四味,和匀。功能主治生肌长肉。治痈疽、痔疮溃后,腐肉已脱,新肌未生。

  • 榉树菌子丸

    药方名称榉树菌子丸处方榉树菌子1两,虾蟆1枚(炙令黄),葫荽子1合,黄牛角(角思)(炙黄)1两,鳗鲡鱼头1枚(炙令黄)。制法上为末,以水煎白胶香和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小儿痔,下血不止,肛边生鼠乳,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