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理中茯苓汤

理中茯苓汤

圣济总录》卷一七五:理中茯苓汤

药方名称理中茯苓汤

处方茯苓1两(去黑皮),***1两(镑),赤石脂1两,黄连1两(去须),龙骨1两,厚朴1两(去粗皮,生姜汁炙),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焙),人参1两,干姜(炮)1两,桂2两(去粗皮),甘草(炙)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腹虚胀,脾气不调。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茯苓汤”。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东垣试效方》卷四:理中茯苓汤

药方名称理中茯苓汤

别名理中加茯苓

处方白术3钱,干姜3钱,炙甘草3钱,人参3钱,茯苓3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中焦寒湿。

用法用量理中加茯苓汤(《医学纲目》卷二十一)。

各家论述冰之令寒服之,谓之热因寒,用其寒以对足太阳之假热也,以干姜之辛热以泻真寒也。故曰真对真.假对假。

临床应用中焦寒湿:戊申春,一妇人六十岁。病振寒战栗,呵欠嚏喷,口亡津液,心下急痛而痞,身热近火,济下恶寒,浑身黄白睛黄,溺黄赤而黑频数,自病来身重如山便着床枕,其脉诊得左右关并尺命门中得弦而急极细,杂之以洪而极缓,左尺按之至骨,举指来实者,六脉按之俱空虚,先以轻剂去其中焦寒湿,兼退其洪大脉,理中汤加茯苓是也。

摘录《东垣试效方》卷四

猜你喜欢

  • 观音救苦甘露饮

    药方名称观音救苦甘露饮处方观音柳1枝(5钱),滑石3两,炒谷芽3两,焦神曲3两,苍术2两(泔水浸),云茯苓2两,柴胡1两5钱,川厚朴1两(姜汁炒),黄芩1两,枳壳1两,葛根1两,苏叶1两,姜半夏1两,

  • 沉香四磨汤

    《观聚方要补》卷三引《卫生家宝》:沉香四磨汤药方名称沉香四磨汤别名四磨汤(《世医得效方》卷六)。处方沉香木香槟榔乌药功能主治理气散寒,降逆止痛。主冷气攻冲,心腹疠痛。用法用量上药浓磨,水煎服。摘录《观

  • 大风引酒

    药方名称大风引酒处方制附子16g枳实20g泽泻20g陈皮20g茯苓20g防风20g 大豆100g (原方有甘草) 水1000ml 米酒1000ml炮制将上述前6味药材一同捣细碎,装入绢袋内;放入干净的

  • 大琥珀散

    药方名称大琥珀散处方琥珀(研)2两,干姜(炮)3两,石苇(去毛)3两,滑石(研)3两,牡丹皮3两,白茯苓(去黑皮)3两,芎?3两,石斛(去根)3两,续断3两,当归(切,焙)3两,远志(去心)3两,人参

  • 赤马通汁

    药方名称赤马通汁处方赤马通7块(以水1盏绞汁),阿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功能主治鼻衄久不止,身面俱黄。用法用量以马通汁调阿胶,令稀稠得所,少少滴入鼻中,须臾即止。摘录《圣惠》卷三十七

  • 缠喉散

    《仙拈集》卷二:缠喉散药方名称缠喉散处方白僵蚕(研细末)、生姜汁少许。功能主治缠喉风。用法用量和水灌下。摘录《仙拈集》卷二《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大同方):缠喉散药方名称缠喉散处方巴豆霜3钱,上辰砂1

  • 发声汤

    药方名称发声汤处方枇杷叶5片 贝母6克茯苓15克百部3克 苏叶3克麦冬9克甘草3克玄参15克 桑白皮9克功能主治宣扬肺气,分消水湿。主口渴之极,快饮凉水,忽然暗哑,不能出声者。用法用量水煎服。一剂声少

  • 龙睛丹

    药方名称龙睛丹处方桂圆核(炒,去亮黑皮)。功能主治金刃等伤,血出不止。用法用量蘑细掺之。摘录《梅氏验方新编》六集

  • 黄土散

    《三因》卷十八:黄土散药方名称黄土散处方灶中黄土、蚯蚓屎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卒客忤。用法用量和水涂儿头上及五心。摘录《三因》卷十八《活幼心书》卷下:黄土散药方名称黄土散处方黄土不拘多少(取

  • 加味朴黄丸

    药方名称加味朴黄丸处方厚朴(炙)64两,大黄64两,槟榔32两,黑丑(炒)32两。制法上为细末,过罗,用冷开水泛为小丸。功能主治消食消水,顺气宽胸。主食水停滞,胸中结满,郁闷腹痛,两胁膨胀。用法用量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