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灵应膏

灵应膏

眼科阐微》卷三:灵应膏

药方名称灵应膏

处方怀生地3两,熟地3两,麦冬4两,当归4两,枸杞5两,黄耆4两,怀牛膝5两(酒蒸3次),白术(土炒)4两,葳蕤肉3两,白茯苓2两,真阿胶3两(炒)。

制法上共为细片,煎汁去滓,加炼蜜6两,熬至滴水成珠,入罐内水浸一夜,取起封好。

功能主治病后目昏,或妇人生育出血过多,精气不足,目昏。

用法用量每服3-5茶匙,或白汤、元眼汤、参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眼科阐微》卷三

外科医镜》:灵应膏

药方名称灵应膏

处方象皮6钱(切片),穿山甲6钱,男子发1两2钱,牛蒡草3两,血竭2钱,儿茶2钱,白胶香4钱(即芸香,去油,研末)。

制法上药用麻油2斤,将象皮、山甲、男发、牛蒡草煎枯,滤去滓,将油称准,凡药、油1斤,入炒飞黄丹8两搅匀,熬至滴水取丸不粘指为度,离火,再入血竭儿茶芸香等末搅匀,倾水中去火性。

功能主治长肉、生肌、收口。主痈疽发背,及一切溃烂等疮。

用法用量临用重汤炖摊。

摘录外科医镜

杨氏家藏方》卷十二:灵应膏

药方名称灵应膏

处方蓖麻子(去壳,研)1两,当归(洗,焙,切)1两,木鳖子(去壳,研)1两,郁金(锉)1两,香白芷(锉)1两,草乌头(炮制,去皮脐)1两,甘草(锉,炒)1两,大黄(锉)1两,赤芍药(锉)1两,自然铜(火煅,醋淬,研)1两,白僵蚕(取末)1两,苏枋木(锉)1两,白及(锉)1两,白蔹(锉)1两,黄丹6两,乳香(别研)1钱,没药(别研)1钱,麻黄(去根节)半两,天南星(锉)半两,沥青(别研)半两,定粉(别研)半两,葱白10茎,麻油2斤。

制法上件除没药乳香、黄丹、僵蚕外,将余药入油内,熬令诸药赤黑色,然后滤去诸药。次将没药等四味研令极细,徐徐下入油内,用槐、柳枝各十条,长五六寸,不住搅之,渐加火,熬令滴入水中不散,成膏子为度。

功能主治消肿定痛。主诸般疮疖。

用法用量每遇患者,量痈肿大小,摊在纸花上贴之,日易1次。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二

猜你喜欢

  • 固齿茯苓散

    药方名称固齿茯苓散处方龙骨1两,寒水石(烧熟)1两,升麻1两,香白芷1两,茯苓1两,细辛3钱,青盐3钱,石膏4两,麝香半钱,石燕子大者半对(火烧醋淬7次)。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牢牙固齿,固密不生疳疾。

  • 痂完余毒汤

    药方名称痂完余毒汤处方黄连、黄芩、栀子(炒)、白芍、牛蒡子、北柴胡、玄参、木通、连翘、薄荷、地皮、云茯苓、甘草。功能主治痘后热毒不除,口动如食物状。用法用量方中除柴胡外,诸药用量原缺。摘录《痘疹会通》

  • 称病散

    药方名称称病散处方川牛膝(去芦,酒浸)、当归(去尾,酒浸)、官桂(不见火)、白术、黄耆(去芦)、独活、生姜、白僵蚕、甘草、寄生。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因产走动,血气升降,失其常度,流滞关节,筋脉引急,

  • 绛红膏

    药方名称绛红膏处方真银朱(为末)。功能主治一切肿毒已成。用法用量以真生桐油调,摊如膏,先用加味神灯捻照毕,次用此贴之。摘录《外科大成》卷一

  • 蚵蚾丸

    《直指小儿》卷三:蚵蚾丸药方名称蚵蚾丸别名蚵蟆丸、粪(虫巨)丸、五谷精处方蟾蜍1枚(夏月沟渠中取,腹大不跳不鸣者,其身多癞)。制法上取粪虫1杓,置桶中,以尿浸之,桶上要干,不与虫走,却将蟾蜍打杀顿在虫

  • 戒***烟瘾方

    药方名称戒***烟瘾方处方潞党参1两,金樱子1两,粟壳4钱,莱菔子1两,韭菜子1两,半夏1两,阳春砂仁5钱,广陈皮5钱,陈酒5斤,倭芙蓉灰5钱。制法将各味煎好,滤去渣滓,和入陈酒内再煎一沸,置盖钵中勿令

  • 代杖散

    药方名称代杖散处方野红花(即小蓟)半斤。功能主治杖伤。用法用量烧酒4斤半,浸之晒之,以干为度。含口内,咽其汁。任刑不知痛。摘录《外科大成》卷四

  • 加味十全汤

    药方名称加味十全汤处方人参1钱,黄耆(盐水炒)1钱,熟地黄(自制)1钱,当归身(酒洗)1钱,茯苓1钱,川芎7分,粉草5分,桂心3分,橘红1钱,乌药5分,白芍药1钱,白术(炒)1钱5分,五味子5分。功能

  • 丁香气针丸

    药方名称丁香气针丸处方甘草5钱,丁香5钱,木香5钱,陈橘皮5钱,青橘皮5钱,缩砂仁5钱,蓬莪术5钱,京三棱5钱,益智仁5钱,杏仁50个,巴豆40个。制法上药除巴豆霜外,并为细末,入巴豆霜、杏仁拌和匀,

  • 加味秘元煎

    药方名称加味秘元煎处方西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山药、枣仁、远志、五味子、芡实、金樱子、莲须、阿胶、丹皮。功能主治房事过度,津液亏耗,水不济火,关窍不固,赤白带下。摘录《顾氏医径》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