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槐子丸

槐子丸

《眼科金镜》卷四:槐子丸

药方名称槐子丸

处方蒺藜(炒,去刺)车前牛蒡茺蔚子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治肝虚风邪所致目偏视。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空腹时用白滚汤送下。

摘录《眼科金镜》卷四

圣济总录》卷九十四:槐子丸

药方名称槐子丸

处方槐子(炒)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阴疝肿缩。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圣惠》卷七十五:槐子丸

药方名称槐子丸

处方槐子1两,蒲黄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妊娠月数未至,而似欲产,腹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以痛止为度。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千金》卷二十三:槐子丸

药方名称槐子丸

处方槐子4两,干漆4两,吴茱萸白皮4两,秦艽2两,白芷2两,桂心2两,黄芩2两,黄耆2两,白敛2两,牡蛎2两,龙骨2两,雷丸2两,丁香2两,木香2两,蒺藜2两,附子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湿痔。

用法用量饮服20丸,1日3次。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方中蒺藜白芷秦艽黄芩祛除风气,槐子,白蔹清解毒邪,二香、桂、附、吴茱萸根温散结滞,干漆雷丸攻逐瘀血,牡蛎龙骨黄耆收敛津气。以其寒热间错,气血交攻,敛散并列,故牡痔、牝痔、气痔、血痔、干痔、湿痔咸可治之。

摘录《千金》卷二十三

《圣惠》卷三十三:槐子丸

药方名称槐子丸

处方槐子1两半,天麻1两半,独活1两半,地肤子1两半,沙参(去芦头)1两半,人参(去芦头)1两半,羚羊角屑1两半,决明子2两,防风1两(去芦头),甘菊花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眼风邪所攻,坠睛向下,渐渐失明。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温浆水送下,夜临卧再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三

圣济总录》卷一四一:槐子丸

药方名称槐子丸

处方槐实3两(微炒),猬皮(焦炙)2两,当归(切,焙)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连翘2两,干姜(炮)2两,续断2两,黄耆(炙,锉)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牡痔。因醉饱筋脉横解,肠澼成痔,每下鲜血。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米饮送下,日晚再服;稍加至30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一

《圣惠》卷六十:槐子丸

药方名称槐子丸

处方槐子仁1两(微炒),黄芩1两。

制法上为末,以水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痔疾。鼠乳生肛边,烦热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煎桑耳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

《圣惠》卷三十三:槐子丸

药方名称槐子丸

处方槐子仁2两,覆盆子1两,酸枣仁(微炒)1两,柏子仁1两,车前子1两,蔓荆子1两,茺蔚子1两,牛蒡子(微炒)1两,蒺藜子(微炒)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虚风邪所攻,致目偏视。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之。

摘录《圣惠》卷三十三

《圣惠》卷十三:槐子丸

药方名称槐子丸

处方槐子仁1两(微炒),苦参1两(锉),熊胆半两,干漆3分(捣碎,炒令烟出),木香1两,槟榔1两,桃仁2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下部(匿虫)疮,痛痒不止。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槐子仁丸”。

摘录《圣惠》卷十三

普济方》卷八十一:槐子丸

药方名称槐子丸

处方槐子2两,黄连(去须)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眼热目暗。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以温浆水送下,夜临卧再服。

摘录普济方》卷八十一

《圣惠》卷六十:槐子丸

药方名称槐子丸

处方槐子仁1两(微炒),龙骨1两,槲叶3分(微炙),干姜3分(炮裂,锉),当归3分(锉,微炒),茜根3分,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黄耆3分(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乱发1两(烧灰),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猪后悬蹄甲7枚(炙令黄燥)。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痔下血,疼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温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

《鸡峰》卷十七:槐子丸

药方名称槐子丸

处方槐角2两,陈橘皮1两,干地黄1两,续断1两,黄耆半两,白矾半两,当归半两,干姜半两,黄连半两,附子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肠风下血,五痔成疮。发即焮痛不可忍,大便下血,肛脱不入,肠头生肉如鼠乳,或如樱桃,时下脓血,肿处痒痛,肛边生核,久成瘘疮。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食前热米饮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七

《圣惠》卷九十二:槐子丸

药方名称槐子丸

处方槐子1两(微炒),黄芩1两,榼藤子2枚(去壳,炙令黄)。

制法上为末,以水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痔疾,鼠乳生肛边,烦热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桑耳汤送下,1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九十二

《圣惠》卷六十:槐子丸

药方名称槐子丸

处方槐子仁2两(微炒),干漆1两(捣碎,炒令烟出),秦艽半两(去苗),黄芩半两,白蔹半两,木香半两,牡蛎半两(烧为粉),龙骨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雷丸半两,白芷半两,桂心半两,白蒺藜半两(微炒,去刺),鸡舌香半两,楝树根白皮1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湿痔。或肿痛,或鼠乳附核,或肠中痒痛,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

猜你喜欢

  • 军持露

    《外科大成》卷一:军持露药方名称军持露处方没药、乳香、儿茶、轻粉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生肌。主溃疡腐尽,见新肉珠时。用法用量每用3-5钱,水煎黄色洗之,或猪蹄汤煎洗尤佳。摘录《外科大成》卷一《外

  • 观音救命散

    药方名称观音救命散处方木香1钱,川连1两。制法以水3碗,煮干,去川连,只以木香干焙为末。功能主治小儿热泻。用法用量分3服,或2服,量儿大小与之,加灯草数茎,各长4寸,枣子1枚,乳食前煎汤调下。摘录《普

  • 百补膏

    药方名称百补膏处方玉竹1斤,枸杞1斤,龙眼肉1斤,核桃肉1斤,女贞子1斤。制法砂锅内多次水煎,一汁、二汁、三汁合熬,用文武火俟滴水成珠,加白蜜1斤,再熬成膏,瓷瓶收贮。功能主治心血、肾水不足,及诸虚。

  • 桔梗二陈汤

    药方名称桔梗二陈汤处方茯苓陈皮半夏甘草桔梗枳壳黑山栀黄芩黄连功能主治化痰清火。治火喘,乍进乍退,食则减,已则发。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一

  • 蠹鱼膏

    药方名称蠹鱼膏处方壁鱼儿(干者)10个(湿者)5个。功能主治小儿天钓,目睛上视,手足唇口搐掣。用法用量用乳汁相和研烂,再入乳汁少许灌之。摘录《卫生总微》卷五

  • 加减调中饮

    药方名称加减调中饮别名加味平胃散处方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白术、山楂、神曲、枳实、草果、黄连、干姜。功能主治食积类伤寒,头疼,发热恶寒,气口脉紧盛,但身不痛。用法用量加味平胃散(《玉案》卷二)。本方

  • 分瘀汤

    药方名称分瘀汤处方大黄3钱,车前子3钱,丹皮5钱,当归1两,枳壳1钱,柴胡1钱。功能主治痢久不止,日夜数十行,下如清涕,内有紫黑血丝,食渐减少,脉沉细弦促。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七

  • 加干散

    药方名称加干散处方没药3钱,当归3钱,北芍药3钱,桂2钱,麝香1分,川乌3钱,茴香3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妇人肌肉如针刺,或时呕吐者,因月经伤冷血痛。用法用量酒调下。次服立效散。摘录《医方类聚》卷二

  • 黄芩五味散

    药方名称黄芩五味散处方黄芩黄连黄柏各15克黄耆12克龙骨18克制法上药捣筛为散。功能主治治水痢,心腹甚痛,饮食无妨,但食后即痢,多食多下,少食少下。用法用量每次用4克,以温开水送下,日二服。渐加至8~

  • 加味温胆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加味温胆汤药方名称加味温胆汤处方枳实(麸炒)、半夏(汤泡)、白茯苓(去皮)、橘红、人参,各一钱半。竹茹、香柎、麦门冬、柴胡、桔梗,各一钱。甘草(半钱)。功能主治治心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