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桂枝生姜枳实汤

桂枝生姜枳实汤

金匮要略》卷上:桂枝生姜枳实汤

药方名称桂枝生姜枳实汤

处方桂枝生姜各9克枳实5枚

功能主治通阳散寒,开结下气。治寒邪或水饮停留于胃,向上冲逆,心下痞闷,并向上牵引疼痛者。

用法用量上三味,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温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金匮》卷上:桂枝生姜枳实汤

药方名称桂枝生姜枳实汤

别名桂心枳实汤、生姜枳实汤、桂枝枳实

处方桂枝3两,生姜3两,枳实5枚。

功能主治通阳气,破逆气。行气消痞,温中化饮。主心中痞,诸逆心悬痛。胃脘痞闷,气逆上攻作痛,呕恶嗳气,畏寒喜热者。

用法用量桂心枳实汤(《圣济总录》卷五十六)、生姜枳实汤(《鸡峰》卷十一)、桂枝枳实汤(《方剂辞典》)。本方方名,《外台》引作“桂心生姜枳实汤”。

注意忌生葱。

各家论述①《金匮玉函经二注》:枳实生姜,原以治气塞,况于痞乎?故较前条稍减轻分两,使痞者下其气以开之。悬痛属饮者,得生姜以散之,既足建功矣。乃去橘皮而用桂枝者,以所逆非一,或肾气上冲,正未可知,桂伐肾邪,正其能事,不但调和营卫,为去痞臣也。②《金匮要略心典》:桂枝枳实生姜辛以散逆,苦以泄痞,温以祛寒也。③《金匮要略方义》:方中重用枳实快气消痞,以桂枝通阳降逆,以生姜散寒化饮,三药相合,使气行则痞消,阳盛则饮化,气畅饮消则诸逆痞痛自愈。

临床应用吐水《金匮要略今释》引《成迹录》:一妇人患吐水,水升胸间,漫漫有声,遂致吐水,每日晡而发,至初更乃已。诸医与大小柴胡汤及小半夏汤之类,无效。先生诊之,用桂枝枳实生姜汤,乃全愈。

摘录《金匮》卷上

猜你喜欢

  • 聪明益气汤

    药方名称聪明益气汤处方黄耆、人参、焦术、当归、橘红、升麻、柴胡、防风、石菖蒲、荆芥、莽草。功能主治肾虚久病耳聋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集成》卷一

  • 参麦六味丸

    药方名称参麦六味丸处方六味地黄丸加党参4两,麦冬3两。制法蜜为丸。功能主治补益虚损。主真阴不足,金水并亏,肺损咳嗽,口渴舌燥、咽喉作痛,骨蒸盗汗及遗精、淋浊。用法用量口服。摘录《饲鹤亭集方》

  • 秘方茶调散

    药方名称秘方茶调散处方片芩60克(酒拌炒三次,不可令焦)小川芎30克 细芽茶9克白芷15克薄荷9克荆芥穗12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祛风止痛。治风热上攻,头目昏痛,及头风热痛不可忍。用法用量每服6~9

  • 梁会大津丹

    药方名称梁会大津丹处方黄连6两,黄柏6两,黄芩6两,甘草6两,雄黄1两5钱,栀子(炒)6两,大黄9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3钱,朱砂为衣。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肺胃热盛,痈毒肿痛,口舌生

  • 安胎汤

    药方名称安胎汤处方槐花(炒香熟)、贝母(去心,焙)、当归(锉,焙)、芎?各等分。制法上为粉末。功能主治妇人胞胎不安。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酒、水各半盏,童便2合,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摘录《圣济总录》

  • 避疫香粉

    药方名称避疫香粉处方生大黄4.5克甘草1.5克 皂角3克丁香6克苍术3克檀香6克 ***3克甘松6克细辛3克雄黄3克功能主治预防瘟疫。用法用量共研末,用绸小袋佩戴身上。摘录《鼠疫约编》

  • 柏子仁粥

    《粥谱》:柏子仁粥药方名称柏子仁粥处方柏子仁10~15克粳米50~100克蜂蜜适量制法先将柏子仁去尽皮、壳、杂质,捣烂,同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对入蜂蜜,稍煮一二沸即可。功能主治润肠通便,养心安神。适

  • 苍术败毒散

    药方名称苍术败毒散处方熟苍术、羌活、独活、柴胡、前胡、防风、荆芥、枳壳、广皮、甘草。功能主治辛温散表。主湿毒外袭皮毛,内侵血分,令人身发寒热,大便下血,腹反不痛。摘录《伤寒大白》卷二

  • 二味牛膝酒

    药方名称二味牛膝酒处方生牛膝半斤,生地黄半斤(净洗,控干,切,晒两日)。制法上药和捣如泥,作团,以纸裹,外更以黄泥固济,微火炙,勿令泥有裂处,待干,即于地炉中灰火养半日,次以炭火渐渐烧之,烧1复时,取

  • 止带丸

    药方名称止带丸处方当归(酒洗)川芎白术(去芦)人参(去芦)山药杜仲(姜汁、酒炒去丝)香附(醋炒)青黛(减半)牡蛎(火煅)破故纸(酒炒)续断椿根皮(酒炒)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