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柴胡羚角汤

柴胡羚角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柴胡羚角汤

药方名称柴胡羚角汤

处方鳖血柴胡6克 归尾6克 杜红花3克碧玉散9克(包煎)羚角片9克(先煎)桃仁9粒 小青皮4.5克 炒川甲3克 吉林人参3克 醋炒生锦纹9克

功能主治和解偏重破积主妇人温病发热,经水适断,热入血室,昼日明了,夜则谵语,甚则昏厥,舌干口臭,便闭溺短者。

用法用量水煎,临服调入牛黄膏3克。

备注此方以鳖血柴胡,入经达气,入络利血,提出少阳之陷邪,羚角解热清肝,起阴提神,并为君药;归尾、桃仁破其血结,青皮下其冲气,并为臣药;川甲、碧玉散、炒生军直达瘀结之处,以攻其坚,引血室之结热,一从前阴而出,一从后阴而出;妙在人参大补元气,牛黄膏清醒神识,并为佐使药。诸药相配,既能和解阴阳,又可大破血结,故适用于上症。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重订通俗伤寒论》卷二:柴胡羚角汤

药方名称柴胡羚角汤

处方鳖血柴胡2钱,归尾2钱,杜红花1钱,碧玉散3钱(包煎),羚角片3钱(先煎),桃仁9粒,小青皮1钱半,炒川甲1钱,吉林大参1钱,醋炒生锦纹3钱。

功能主治和解阴阳,大破血结。主妇人温病发热,经水适断,少阳内陷阳明厥阴,昼日明了,夜则谵语,甚至昏厥,舌干口臭,便闭尿短。

用法用量临服调入牛黄膏1钱。

各家论述此方君以鳖血柴胡,入经达气,入络利血,提出少阳之陷邪;羚角解热清肝,起阴提神。臣以归尾、桃仁破其血结,青皮下其冲气。佐以川甲、碧玉散、炒生军直达瘀结之处,以攻其坚,引血室之结热,一从前阴而出,一从后阴而出。妙在人参大补元气,以协诸药而神其用。牛黄膏清醒神识,以专治谵语如狂。此为和解阴阳,大破血结,背城一战之要方。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卷二

猜你喜欢

  • 灵霜丸

    药方名称灵霜丸处方***半两,绿豆半两,川大黄1两,麝香1分。制法上为细末,入研药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瘅疟时发,大渴,寒热不定。用法用量夜露1宿。发日平旦以冷水送下1丸,临发前再服1丸。

  • 呼脓长肉膏

    药方名称呼脓长肉膏处方麻油3斤,发1团(入油熬化,次入后药),当归1两半,黄耆1两半,黄连1两半,黄柏1两,大黄1两,黄芩1两,白芷1两,杏仁1两,防风1两,荆芥1两,羌活1两,独活1两,连翘1两,山

  • 小青龙合剂

    药方名称小青龙合剂处方麻黄125g桂枝125g白芍125g干姜125g细辛62g甘草(蜜炙)125g 法半夏188g五味子125g性状为棕黑色的液体;气微香,味甜、微辛。炮制以上八味,细辛、桂枝提取挥

  • 沉香神曲煎

    药方名称沉香神曲煎处方沉香2分,神曲16分,干姜、桂心6分,吴茱萸、椒4分,白术10分。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养脾胃,助气消谷。主脾虚,食少迟化,胸膈痞满,腹胁膨胀,噫气吞酸,

  • 麻子膏

    《证治准绳·疡医》卷六:麻子膏药方名称麻子膏处方麻子100克(取仁,碎)柏白皮柳白皮山栀子(碎)白芷甘草各60克制法上药锉细。功能主治治烧伤、烫伤,皮肉烂坏者。用法用量以猪脂500克,煎三上三下,去滓

  • 参归补益汤

    药方名称参归补益汤处方人参(无者、或以山药3钱炒黄代之),蜜耆2-3钱,当归身2钱,白芍(酒炒)1钱半,大川芎8分,肉桂7分,山楂肉6分,熟地2-3钱。功能主治痘疹气血两虚,脓不充满,白陷、灰陷等证。

  • 韭汁生地饮

    药方名称韭汁生地饮处方生地2钱,当归1钱,郁金1钱,降香1钱。功能主治经逆从口鼻出。用法用量加韭菜捣汁半酒杯,童便少许冲药服。摘录《不知医必要》卷四

  • 龙粉散

    药方名称龙粉散处方干地龙。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白秃疮。用法用量加轻粉,麻油调敷之。摘录《普济方》卷四十八

  • 加减冲和汤

    《医学启源》卷中:加减冲和汤药方名称加减冲和汤处方柴胡5分,升麻3分,黄耆5分,半夏2分,黄芩2分半,陈皮2分半,人参2分半,芍药2分半,甘草2分半,当归3分,黄柏(酒浸)3分。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

  • 橘半桂苓枳姜汤

    药方名称橘半桂苓枳姜汤处方半夏60克 小枳实30克橘皮18克桂枝30克茯苓块18克生姜18克功能主治治饮家阴吹,脉弦而迟。用法用量甘澜水2.5升,煮成1升,分4次服,日三夜一,以愈为度。摘录《温病条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