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柴胡地骨皮汤

柴胡地骨皮汤

圣济总录》卷一六八:柴胡地骨皮汤

药方名称柴胡地骨皮汤

处方柴胡(去苗)1两,地骨皮1两,桔梗(炒)1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潮热,饮食不为肌肉,黄瘁,夜卧不安,时有虚汗。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圣济总录》卷六十四:柴胡地骨皮汤

药方名称柴胡地骨皮汤

处方柴胡(去苗)、地骨皮、赤茯苓(去黑皮)、芎藭、大黄葛根(锉)、芍药、茵陈蒿、甘草(炙)、当归(切,焙)、升麻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膈痰结实,气不升降。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食后、临卧服。

心躁,加麦门冬1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猜你喜欢

  • 参苏半夏汤

    《御药院方》卷五:参苏半夏汤药方名称参苏半夏汤处方人参1两,桂(去粗皮)1两,甘草(炙)1两,木香1两,五味子2两,桑白皮(炒)2两,陈皮(去白)2两,白术2两,紫苏叶2两,半夏(生姜制)2两。制法上

  • 乌鸡汤

    药方名称乌鸡汤处方雄乌骨鸡500克陈皮3克 良姜3克胡椒6克草果2枚葱 醋适量制法将鸡切块,与上述各味同煮,文火炖烂。功能主治温中健胃,补益气血。适用于妇女痛经之属于气血双亏、偏于虚寒者。用法用量日2

  • 大黄茯苓丸

    药方名称大黄茯苓丸处方大黄、茯苓、桂枝、芍药、桃仁、牡丹皮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兔屎大。功能主治妇人有症痼蓄瘀害妊娠者。用法用量每日1丸,食前服。不知,加至3丸。摘录《产科发蒙》卷二

  • 大黄膏丸

    药方名称大黄膏丸处方川大黄不以多少。制法醋煮熬成膏子为丸,如黄米大。功能主治小儿无辜疳,头目后生瘰疬结核,久不治,为疮疖。用法用量每服15丸至20丸,食后煎皂子汤送下。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五五引《医林

  • 保真种子膏

    药方名称保真种子膏处方真香油1斤4两,甘草1两,谷精草5钱,紫梢花2钱,蛇床子(酒浸干)2钱,人参4钱,天门冬(去心)4钱,麦门冬(去心)4钱,生地黄(酒洗)4钱,熟地黄(酒洗)4钱,远志(甘草水煮,

  • 黄耆薤白汤

    药方名称黄耆薤白汤处方黄耆半两,人参半两,白茯苓1分(去黑皮),五味子1分,白术1分,薤白7茎,葱白3茎,粳米半合,芍药半分,生姜半分,羊肾1只(去脂膜)。制法上锉细,分作3服。功能主治伤寒后五脏俱虚

  • 艾叶散

    《杨氏家藏方》卷十三:艾叶散药方名称艾叶散处方鹤虱、艾叶、榼藤子、白胶香各等分。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漏疮。用法用量用瓦饼子内烧烟,熏患处。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三《圣惠》卷九十三:艾叶散药方名称艾叶散

  • 七气手拈散

    药方名称七气手拈散处方玄胡索 小茴香白芍药干漆(炒)枳壳各6克黄连石菖蒲香附子苏叶各4.5克没药乳香各3克甘草1.8克制法上药锉散,分二次服。功能主治治妇女产后心气攻痛。用法用量每次用水220毫升,加

  • 抗荨麻疹散

    药方名称抗荨麻疹散处方胡麻15克,苦参15克,山豆根15克,威灵仙15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祛风止痒。主感受风邪,郁于肌肤,营血不和。用法用量上药共为细末,每次10克,日服2次。摘录赵子信方

  • 加味平胃散

    《医宗金鉴》卷五十四:加味平胃散药方名称加味平胃散处方南苍术(炒)厚朴(姜炒)大腹皮(制)甘草(生)陈皮莱菔子(焙)山楂麦芽(炒)神曲(炒)功能主治化积消滞。治小儿饮食过度,积滞内停,脘腹膨胀,大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