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小青龙颗粒

小青龙颗粒

药方名称小青龙颗粒

处方麻黄154g桂枝154g白芍154g干姜154g细辛77g甘草(蜜炙)154g 法半夏231g五味子154g

性状本品为浅棕色至棕色的颗粒;或浅灰色至浅棕色的颗粒;气微香,味甜、微辛。

炮制以上八味,细辛桂枝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白芍麻黄五味子甘草加水煎煮至味尽,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和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约1000ml;法半夏干姜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漉液回收乙醇,与上述药液合并,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8~1.10(55~60℃)的药液,喷雾干燥,制成干浸膏粉,加乳糖适量,混匀,喷加上述细辛桂枝的挥发油,混匀,制成颗粒,制成461.5g,即得。或取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38(80℃)的清膏,加入蔗糖粉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喷加上述细辛桂枝的挥发油,混匀,制成1000g,即得。

功能主治解表化饮,止咳平喘。用于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6g(无糖型)或一次13g(含糖型),一日3次。

规格每袋装(1)6g(无糖型)(2)13g(含糖型)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香梅丸

    药方名称香梅丸处方乌梅(同核,烧存性)香白芷(不见火)百药煎(烧存性)制法上药等分,研为细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肠风脏毒。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 金延香附汤加减

    药方名称金延香附汤加减处方金铃子10克,香附10克,元胡5克,枳实10克,大腹皮10克,黄连3克,吴萸1.5克,白芍10克,柴胡10克,良姜10克,香缘皮10克,煅瓦楞10克。功能主治理气化瘀通络。主

  • 牡蛎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牡蛎散药方名称牡蛎散处方黄蓍(去苗.土)、麻黄根(洗)、牡蛎(米泔浸.刷去土.火烧通赤),各一两。炮制上三味为粗散。功能主治治诸虚不足,及新病暴虚,津液不固,体常自

  • 阳和汤

    《外科全生集》:阳和汤药方名称阳和汤处方熟地黄30克麻黄1.5克鹿角胶9克白芥子6克(炒,研)肉桂3克 生甘草3克 炮姜炭1.5克药理作用对结核菌的抑制作用 《中成药研究》1981(11):41,据对

  • 桃枝当归膏

    药方名称桃枝当归膏处方当归身(去细梢,洗去土,干)30克杏仁(汤浸,去皮、尖)100个 肥嫩柳枝105克(切3.3厘米许,水洗,干)肥嫩桃枝45克(切3.3厘米许,水洗,千)黄丹(水飞)180克 芝麻

  • 红油膏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红油膏药方名称红油膏处方红信250克棉子油2.5升 黄蜡250~500克制法先将红信捣成细粒,与棉子油同入大铜锅内,置火上熬至红信呈枯黄色,离火待冷,去滓;再加温,放入黄蜡(冬用

  • 五子全鹿丸

    药方名称五子全鹿丸处方金樱子(去核)枸杞子(酒洗,去蒂)菟丝子(制如前)黄柏(去粗皮)各2.5千克 白茯苓(去皮)牛膝(去芦)杜仲(去粗皮,姜汁炒)各1千克车前子(洗净)500克五味子(酒洗)750克

  • 含化三黄丸

    药方名称含化三黄丸别名加味三黄丸处方大黄2两半,黄芩2两半,黄连2两半,黄药子1两半,白药子1两半,黄柏1两,苦参1两,山豆根1两,硼砂1两,脑子1钱半,京墨3钱,麝香少许(一方有甘草)。制法上为细末

  • 千金当归汤

    药方名称千金当归汤处方当归3克干姜(炮)1.5克 芍药阿胶黄芩各4.5克功能主治治衄血、吐血。用法用量水煎,日服二次。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四

  • 清心导痰丸

    《医学纲目》卷十七:清心导痰丸药方名称清心导痰丸处方白附30克 南星(姜汁制)60克半夏(姜汁制)60克黄连(炒)23克天花粉30克 白僵蚕(炒,去丝、嘴)15克川乌(盐制)6克郁金23克天麻羌活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