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平胃泽兰丸

大平胃泽兰丸

药方名称大平胃泽兰丸

处方泽兰3两,细辛3两,黄耆3两,钟乳3两,柏子仁2两半,干地黄2两半,大黄2两,前胡2两,远志2两,紫石英2两,芎?1两半,白术1两半,蜀椒1两半,白芷1两,丹参1两,栀子(一本用枳实)1两,芍药1两,桔梗1两,秦艽1两,沙参1两,桂心1两,厚朴1两,石斛1两,苦参1两,人参1两,麦门冬1两,干姜1两,附子6两,吴茱萸5合,麦糵5合,陈曲1升,大枣50枚(作膏)(一本无干姜,有当归3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定志意,除烦满。主五劳七伤诸不足,手足虚冷,羸瘦,及月水往来不调,体不能动。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酒送下。加至30丸。令人肥健。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此以大平胃名方,则知专平胃中陈气也。而方中一派峻补之药,与柏子仁丸、大小五石泽兰丸、三石泽兰丸等方,大都仿佛,惟曲、糵、枳、朴、大黄平胃之品,为承气之正治,其间补泻杂陈,寒热互用,良难体会其旨。三复求之,始知其为《金匮》薯蓣丸之变方。方中秦艽前胡细辛白芷,即薯蓣丸中柴胡防风杏仁白蔹开发风气之变法;泽兰、柏仁、门冬、沙参,即薯蓣丸中门冬、桔梗清润隔气之变法;曲、糵、大黄,即薯蓣丸中法曲、大豆、黄芩疏通里气之变法;椒、姜、萸、附协济参、耆、白术、生干地黄,即薯蓣丸中干姜桂枝协济四君、四物温理血气之变法,较薯蓣丸药虽异,而理一揆,且配合不可思议。参、耆得桂、附则补而不壅,桂、附得芍、地则温而不烈,糵、柏、大黄得参、术、桂,附则泄而不利,允为补中寓泻之良法,不特为薯蓣丸之变方,又为大黄蛰虫丸之变法。观方下主治,恰与大黄(庶虫)虫丸相类,彼以内有干血,故虻、 (庶虫)、干漆为专药;此以胃有陈气,则曲、糵、大黄为必需,况人参助术、石英辅乳,较柏子仁丸等方之反激愈甚,立法愈奇。

摘录《千金》卷四

猜你喜欢

  • 沉香顺气丸

    药方名称沉香顺气丸处方陈佛手10两,炒枳实1两,白蔻仁1两,青皮3两,广陈皮3两,西砂仁1两,沉香2钱,广木香1两,粉甘草1两。制法上为细末,冷开水为丸,以蔻仁、砂仁、沉香、广木香四味为衣。功能主治寒

  • 黄连消毒散

    药方名称黄连消毒散别名黄连消毒汤(《卫生宝鉴》卷十三),黄连消毒饮(《医学正传》卷六)。处方黄连3克黄芩1.5克黄柏1.5克 生地黄1.2克知母1.2克(以上酒洗)羌活3克独活1.2克防风1.2克藁本

  • 沧青散

    药方名称沧青散处方沧盐4钱(炒焦),青黛半钱(一方去黛,加雄黄半钱,红豆半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牙疼甚,不可忍。用法用量疼边鼻(口畜)少许。摘录《医方类聚》卷七十三引《施圆端效方》

  • 马齿菜方

    《圣济总录》卷一九○:马齿菜方药方名称马齿菜方处方马齿菜。功能主治肠风五痔热血。用法用量上药作齑,每日食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养老奉亲书》:马齿菜方药方名称马齿菜方处方马齿菜1斤(净淘洗)。功

  • 莲花蕊散

    药方名称莲花蕊散处方莲花蕊1两半,黑牵牛头末1两半,当归半两,矾红少许。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痔漏20-30年不愈者。用法用量先忌食肉5-7日,空心令食肉一顿,取温酒下药3钱。约两时辰,取下脓血或虫是效

  • 大降气汤

    药方名称大降气汤处方紫苏子(微炒)、川芎、细辛(去叶土)、前胡、当归(洗,焙)、厚朴(去粗皮,生姜制)、桔梗(去芦头)、白茯苓(去皮)、半夏曲(炙)、陈橘皮(去白)、肉桂(去粗皮)、甘草(炙)各等分。

  • 痰火越鞠丸

    药方名称痰火越鞠丸处方海石(研,水飞)90克胆星30克栝楼仁90克 山栀(炒黑)90克青黛(水飞过)2.4克香附(童便浸)60克 抚芎60克苍术(米泔水浸透,搓去黑皮,切片,炒)6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 通鼻膏

    药方名称通鼻膏别名辛夷膏(《普济方》卷五十六)。处方白芷15克 芎藭15克木通15克当归23克细辛23克莽草23克辛夷30克功能主治治鼻孔窒塞,香臭不闻,妨闷疼痛。用法用量上药细锉,以猪脂500克,煎

  • 水浸丹

    药方名称水浸丹处方巴豆(大者.去皮.膜.研.取油尽如粉)二十五枚,黄丹(炒.研.罗过)取一两一分。炮制上同干匀,用黄蜡熔作汁,别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伏暑伤冷,冷热不调,霍乱吐利,口干烦渴,并宜服

  • 加味牛黄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加味牛黄散药方名称加味牛黄散处方牛黄(另研.二钱半)麝香(另研.二钱半)***屑(二钱半)羚羊角屑(二钱半)龙齿(另研.二钱半)防风(去芦.二钱半)天麻(二钱半)独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