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葱豉汤

加味葱豉汤

《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味葱豉汤

药方名称加味葱豉汤

处方荆芥2钱,香豉2钱,艾叶3钱,桑枝5钱,广皮2钱,葱白1根。

功能主治疏解表邪。主感受风寒,妊娠腹痛,头身俱痛,恶寒无汗,胸闷不舒,舌淡苔白,脉浮。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幼科七种大全·治验》:加味葱豉汤

药方名称加味葱豉汤

处方淡豆豉3钱,葱白3寸,桂枝6分,橘红5分,半夏5分,赤苓1钱半,甘草3分。

功能主治水肿已1月,小便不利,脉沉细。

用法用量长流水煎服。

各家论述淡豉,肾之谷也;葱白,肺之菜也;桂枝和卫去风;二陈宣布痰水;不专于利而水自利,所谓治病必求其本也。

临床应用水肿:族孙患水肿已经1月,头面、四肢、腹、背、阴囊无处不肿,腹现青紫筋,肤如熟李子,脉沉细。服利水健脾药、小便不利。予曰:利之不应,此风水也。经曰: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府,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传为胕肿,名曰风水。水无有不下,水之不利,实由于风,风去则水自行矣。为制加味葱豉汤。2剂松,又2剂汗出,水行病遂愈。

摘录《幼科七种大全·治验》

《顾氏医径》卷四:加味葱豉汤

药方名称加味葱豉汤

处方淡豆豉葱白荆芥薄荷牛蒡子、象贝母、橘红连翘

功能主治产后风温。新产风邪犯肺,鼻塞声重,气逆,咳痰。

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猜你喜欢

  • 秋霜散

    药方名称秋霜散处方好砒15克白矾30克制法用水适量,煎微沸,下砒煅至水干,再入石矾同煅干,入麝、好坯子各少许,为末。功能主治治走马疳。用法用量鹅毛点少许于牙龈上,日三四回即愈。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五

  • 倍参生化汤

    药方名称倍参生化汤处方川芎3钱,当归4钱,荆芥4分,桃仁10粒,人参3钱,肉桂5分(2帖后去之),炙甘草5分,枣2枚。功能主治产后血崩,形脱汗多,气促。用法用量水煎,热服。汗多,加黄耆、人参各3钱;渴

  • 救脉汤

    药方名称救脉汤别名人参救肺散、救肺饮、人参救肺汤、救脉散处方甘草5分,苏木5分,陈皮5分,升麻1钱,柴胡1钱,苍术1钱,当归梢2钱,熟地黄2钱,白芍药2钱,黄耆2钱,人参2钱。制法上为粗末,都作1服。

  • 催浆饮

    药方名称催浆饮处方黄耆(酒炒)8分,川芎5分,白芷5分,牛子5分,肉桂(去皮,另炖)3分,当归1钱5分,鹿茸(酥炙)1钱,生地(酒炒)1钱,白芍7分,山甲(炒)3分。功能主治空仓痘,外虽起发而内无脓浆

  • 截疟不二饮

    药方名称截疟不二饮处方槟榔、草果、知母、贝母、陈皮、枳壳、半夏、常山、乌梅、苍术、柴胡。功能主治疟疾已发4-5次者。用法用量上用酒1钟,水1钟,加生姜3片,煎至半钟,露1宿,五更温服,滓隔宿再煎服之。

  • 定嗽噙化丸

    药方名称定嗽噙化丸处方薄荷(净叶)2两,天冬1两,麦冬1两,橘红1两,枯芩1两,桔梗5钱,甘草5钱,冬花5钱,贝母5钱。制法上为极细末,另用软石膏(煅)、青黛(真)、瓜蒌仁(去油,捣霜)、海石、玄明粉

  • 导热散

    药方名称导热散处方侧柏叶、山栀、车前子、灯心、黄芩、滑石、乌梅、竹叶、大黄(炒)、猪苓、泽泻、蒲黄、赤茯苓、甘草。功能主治血淋,便血。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三

  • 大生地酒

    药方名称大生地酒处方杉木节50g牛蒡根120g地骨皮30g ***仁60g 生地120g丹参30g牛膝50g防风20g独活30g 白酒1500ml炮制1. 将上述药材一同捣成粗末,装入纱布袋内;2. 放

  •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药方名称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处方黄芩9克 芍药6克甘草6克(炙)大枣12枚(擘)半夏6克(洗)生姜4.5克(切。一方9克)功能主治治伤寒,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而兼呕者。用法用量上六味,以水1升,煮取30

  • 板蓝根

    药方名称板蓝根处方板蓝根18克,夏枯草、金银花、甘草各10克。制法水煎2次,混合后分3次服。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流行性腮腺炎50多例,一般3天治愈。用法用量连服3日,每日1剂。摘录《单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