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归宗汤

加味归宗汤

《金鉴》卷五十六:加味归宗汤

药方名称加味归宗汤

处方归宗汤加紫草石膏***黄连、归尾。

功能主治痘疹毒火迅烈,莫能约束,热未三朝,发热或半日或1日,痘疹涌出不循序。

摘录《金鉴》卷五十六

《金鉴》卷五十六:加味归宗汤

药方名称加味归宗汤

处方归宗汤加归尾、红花紫草***黄连穿山甲地丁

功能主治毒火炽盛,气血铜滞,痘疹灌浆之时,地界红紫,痘形焦黑,而浆不行。

摘录《金鉴》卷五十六

《金鉴》卷五十八:加味归宗汤

药方名称加味归宗汤

处方当归尾、赤芍药、元参、大黄(生)、羌活荆芥穗、青皮(炒)、穿山甲(炙)、生地、东山楂牛蒡子(炒,研)、木通

功能主治毒火亢极,真阴不能胜邪,痘当出而未出,发热,腰频频作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五十八

猜你喜欢

  • 平复饮加味

    药方名称平复饮加味处方生牡蛎20克,昆布25克,海藻25克,夏枯草25克,当归15克,白芍20克,柴胡15克,香附15克,郁金15克。功能主治软坚散结,疏肝解郁,养血和血。主气结不舒。用法用量水煎服,

  • 百顺散

    《鸡峰》卷五:百顺散药方名称百顺散处方芎?1两半,羌活1两,防风1两,木通1两,荆芥1两,甘草1两,大力子1两,菊花半两,白芷半两,麻黄半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解利伤寒。主用法用量每服1钱,白汤点

  • 大豆丸

    药方名称大豆丸处方大豆黄卷1升(微炒),熏陆香(研)1两,白龙骨(研)1两,黄蜡(酒煮过)1两,蜜2升,真酥半升,白茯苓(去黑皮)1斤。制法上7味,捣研4味为细末,入蜜、蜡、真酥为丸,如鸡子黄大。功能

  • 赤地利丸

    药方名称赤地利丸处方赤地利2两,阿胶2两(炙令燥),赤石脂2两,当归1两半(切,焙),干姜(炮)1两半,地榆1两(炙,锉),茜根1两,木香半两,黄连(去须,炒)3两。制法上为末,以米醋2升,入药末1两

  • 柴葛平胃散

    《症因脉治》卷四:柴葛平胃散药方名称柴葛平胃散处方苍术、厚朴、陈皮、甘草、柴胡、干葛。功能主治湿热疟,右脉弦长,呕逆胸满。用法用量头痛身痛,加羌活;无汗,加防风。摘录《症因脉治》卷四《症因脉治》卷二:

  • 茵陈茯苓汤

    药方名称茵陈茯苓汤处方茯苓桂枝各30克猪苓21克滑石15克茵陈60克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治阴黄。病人五六日,脉沉细微,身温四肢冷,小便不利,烦躁而渴者。用法用量每服15克,水煎服。摘录《伤寒微旨》卷下

  • 蓝叶汤

    《圣济总录》卷一八二:蓝叶汤药方名称蓝叶汤处方吴蓝叶半两,***(镑)半两,升麻半两,黄耆(锉)半两,山栀子仁半两,连翘半两,甘草(炙)半两,黄芩(去黑心)1分,大青1分,玄参1分,大黄(锉,炒)3分。

  • 樗白皮散

    《得效》卷六:樗白皮散药方名称樗白皮散处方樗根白皮1握,粳米50粒,葱白1握,甘草1-2寸,豉2合。功能主治下痢,诸药不效者。用法用量上用水1升,煮取半升,顿服。小儿量大小加减。摘录《得效》卷六《普济

  • 橘饼扶脾丸

    药方名称橘饼扶脾丸处方陈皮焦白术淮山药芡实各30克 焦山楂15克制法共研末,做成饼状。功能主治治一切伤食。用法用量陈米汤送下。摘录《丁甘仁家传珍方选》

  • 鹤寿丹

    药方名称鹤寿丹别名天浆子丸处方天浆子7枚(内有物者,微炒),蝉蜕2-7枚,牛黄1钱(细研),青黛1钱(细研),地龙3条,(微炒),蟾酥1钱(研入),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防风半两(去芦头),蚕纸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