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五积散

加味五积散

《济阳纲目》卷七十七:加味五积散

药方名称加味五积散

处方苍术2钱,肉桂2钱,麻黄1钱,陈皮1钱,桔梗9分,厚朴8分,甘草(炙)8分,枳壳(麸炒)8分,茯苓8分,当归8分,芍药8分,干姜(炮)8分,白芷7分,半夏(汤泡七次)7分,川芎7分,木瓜1钱。

制法上锉1服。

功能主治脚气,寒湿流注,两腿酸疼,兼痰气者。

用法用量生姜3片、葱白3茎,水煎,不拘时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七十七

《得效》卷十五:加味五积散

药方名称加味五积散

处方厚朴(去粗皮,姜汁炒)1两,半夏(洗)1两,扬芍药1两,枳壳(去瓤,炒)1两,木香1两,肉桂1两,陈皮,白姜1两3钱,苍术6两(米疳浸炒),桔梗1两,香附子(炒去毛)1两,茴香(炒)1两,粉草1两,人参(去芦)1两,茯苓(去皮)1两,川芎当归(去尾)1两,川白芷1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产后败血不散,阴阳相胜,作为寒热;或外感寒邪,头痛体疼,发热不退。

用法用量原书用本方治产后败血不散,作为寒热,入米醋半合煎;治外感寒邪,头痛体疼,去木香、南香,加生姜、枣子煎。

摘录《得效》卷十五

《宋氏女科》:加味五积散

药方名称加味五积散

处方陈皮干姜肉桂当归枳壳、白茯苓麻黄甘草厚朴半夏桔梗白芷、芍药、苍术川芎

功能主治触经感冒。经行身体麻痹,寒热头痛者。

用法用量原书治触经感冒,用本方去干姜,加羌活独活牛膝

摘录《宋氏女科》

《胎产要诀》卷上:加味五积散

药方名称加味五积散

处方五积散加香附、小茴香、萸肉。

功能主治带下属虚寒者。

摘录《胎产要诀》卷上

《回春》卷五:加味五积散

药方名称加味五积散

处方当归8分,川芎8分,白芍(酒炒)8分,陈皮8分,半夏(姜炒)8分,苍术(米泔浸)8分,茯苓(去皮)8分,厚朴(姜汁炒)8分,羌活8分,独活8分,枳壳(麸炒)8分,桔梗8分,白芷8分,干姜5分,肉桂5分,麻黄5分,甘草5分,穿山甲(随所痛取甲,烧灰)1钱。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四肢骨节疼痛,因于虚寒者。

用法用量生姜3片,大枣1枚,麝香少许,水煎,温服。

摘录《回春》卷五

猜你喜欢

  • 补益大枣粥

    药方名称补益大枣粥处方大枣7枚(无核),青梁粟米2合。功能主治中风,惊恐虚悸,如人将捕之,四肢沉重。用法用量以水3升半,先煮枣取1升半,去滓投米,煮粥食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八

  • 棘针散

    药方名称棘针散别名棘刺散处方棘针(倒勾多年者)32枚,大豆黄(生用)40枚,绯绢3条(每条阔1寸),乱发(如鸡子大)3团。制法上分为三份,各以绯1片,裹棘针、豆子,用发1团缠裹绯帛,令周匝牢固,各于炭

  • 养心定悸膏

    药方名称养心定悸膏处方地黄120g麦冬60g红参20g大枣60g阿胶20g黑芝麻50g桂枝30g生姜30g 炙甘草40g性状为棕褐色的黏稠液体;气香,味甜。炮制上九味,除阿胶外,红参切片,用温水浸泡1

  • 黄连败毒丸

    药方名称黄连败毒丸处方黄连2两,甘草2两,连翘1两,防风1两5钱,羌活1两,细辛1两,薄荷5钱,黄芩1两(酒炒),甘菊花1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眼丹。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

  • 大玄胡汤

    药方名称大玄胡汤处方莪术、三棱、当归、芍药、官桂、槟榔、厚朴、木香、玄胡、大黄、桔梗、川楝子、川芎、甘草(炙)、黄芩。功能主治破滞气。主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丹溪心法》卷四

  • 化龙丹

    《喉科种福》卷四:化龙丹药方名称化龙丹处方鲤鱼胆、伏龙肝。功能主治急喉痹,颈项肿痛,面赤口红,头痛身疼,气促痰鸣,牙关紧闭,语言不出,汤水不下。用法用量共和。涂咽外。摘录《喉科种福》卷四《回春》卷三:

  • 花叶丸

    药方名称花叶丸处方枇杷叶、款冬花、紫菀、杏仁、鹿茸、桑白、木通(少加)、大黄。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酒色、饥饱劳吐血。用法用量含化。摘录《嵩屋尊生》卷八

  • 粉黄膏

    《三因》卷十六:粉黄膏药方名称粉黄膏处方硫黄1分(为末),萝卜(切去盖,剜作瓮子,入硫黄在内,以竹针盖定,安糠火煨1宿,取出研细),轻粉、乌头尖各少许(为末)。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肺热,鼻发赤瘰,俗谓

  • 定吐香银丸

    药方名称定吐香银丸处方丁香1两,干葛1两,半夏(汤洗7次,切,焙)半两,水银(后入)半两。制法上药前3味先为末,入水银研匀,生姜汁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小儿脾胃气弱,挟于风寒,呕哕。亦治便青泄利。用

  • 蓬莪术散

    药方名称蓬莪术散处方香附90克当归(酒洗)赤芍熟地 蓬术 元胡白术(土炒)枳壳黄芩青皮各45克川芎三棱砂仁(妙)干漆各60克红花甘草各30克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治妇人气禀虚弱,经断太早,瘀血来散,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