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乳香丸

乳香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乳香丸

药方名称乳香丸

处方糯米(炒)川乌头(炮,去皮、尖)五灵脂(去砂土)各60克乳香(研)白芷(锉)藿香叶(洗)天南星(炮)没药(研)荆芥(去枝、梗)赤小豆(生)骨碎补(去毛)白附子(炮)各30克 松脂(研)15克 香墨(煅)草乌头(炮,去皮、脐)各15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一切风疾,左瘫右痪,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精神恍惚,痰涎壅塞,手足亸曳,筋脉拘挛;或遍身顽痹,走注疼痛,脚膝缓弱,行步艰辛。又治打扑损伤,瘀血不散,痛不可忍;或行路劳伤,脚膝浮肿疼痛,或肾脏风毒,上攻面肿耳鸣;下注脚膝沉重。(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冷酒或茶清送下。不拘时。

注意药后忌食热物二小时。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乳香丸

药方名称乳香丸

处方枳壳(去瓤,麸炒)牡蛎(火煅)荜澄茄芫青(去头、翅、足,糯米炒,以米黄色为度)大黄(蒸,焙)鹤虱(炒)各15克 白丁香乳香(研)各7.5克

制法上药为末,粟米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诸痔下血,肛边生肉,或结核肿疼,或生疮痒痛,或大便艰难,肛肠脱出。又治肠风下血,无问新久;及诸瘘,根在脏腑。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如治肠风,腊茶清下;诸痔,煎薤白汤下,诸瘘,煎铁屑汤下,并食前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

猜你喜欢

  • 大投杯汤

    药方名称大投杯汤处方麻黄(去节)2两,杏仁(去皮尖及双仁)2两,桂心2两,黄芩2两,橘皮2两,石膏2两(碎),生姜6两(切),半夏(洗)3两,厚朴(炙)3两,枳实(炙)3两,茯苓4两,秦艽1两半,大戟

  • 保命安胎汤

    药方名称保命安胎汤处方砂仁、香附、陈皮、紫苏、秦艽、川芎、当归、白芍、黄耆、白术、杜仲、艾叶、酒芩、童便。功能主治妊娠腹中有孕已四五月,因惊跌仆,胎动不安,已下血者。各家论述惊则气逆,惊则心虚,神不守

  • 桑杏汤

    药方名称桑杏汤拼音Sāng Xìng Tāng处方桑叶3克杏仁4.5克沙参6克 象贝3克 香豉3克 栀皮3克梨皮3克功能主治清宣燥热,润肺止咳。治秋感温燥,灼伤肺津,身不甚热,干咳无痰,咽干口渴,舌红

  • 逐寒荡惊汤

    药方名称逐寒荡惊汤处方胡椒3克(打)炮姜3克肉桂3克功能主治治小儿体弱久病,或痘疹后误服寒凉转为慢惊者。用法用量上药三味,用灶心土90克煮水,澄极清,煎前药取200毫升,频频灌之,接服加味理中地黄汤。

  • 锦鸠圆

    药方名称锦鸠圆处方草决明子、蕤仁(去皮)、羌活(去芦)、瞿麦,各三两;细辛(去苗)、牡蛎(洗.火煅取粉)、黄连(去须)、杜蒺藜(炒.去尖角)、防风(去芦)、肉桂(去粗皮)、甘菊花(净),各五两;白茯苓

  • 牛黄金虎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牛黄金虎丹药方名称牛黄金虎丹处方天雄(炮.去皮.脐)十二两半,白矾(枯过)、天竺黄(研)、天南星(汤洗.焙.为末.用牛胆和作饼.焙热.如无牛胆.用法酒蒸七昼夜)、腻

  • 冲和散

    《百一选方》卷七:冲和散药方名称冲和散别名苍荆散(《医学入门》卷八)。处方苍术1.8千克荆芥穗900克甘草375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主外感风寒挟湿,身体沉重,肢节酸疼,项背拘急,头目不清,鼻塞声重

  • 滋肾柔肝汤

    药方名称滋肾柔肝汤处方熟地20克,枣皮10克,山药20克,茯苓1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杞子15克,菊花10克,当归10克,白芍60克,甘草30克,何首乌30克。功能主治滋肾柔肝。主肝肾阴虚,目

  • 辟谷木耳丸

    药方名称辟谷木耳丸处方木耳(捣末)8两,大豆(炒熟,捣末)8两,大枣(煮熟,去皮核,研)1升。制法上炼蜜为丸,如鸡卵大。功能主治辟谷。主用法用量有食日服1丸,无食日服2丸,逢食即食,无食亦不饥矣。摘录

  • 乌犀圆

    药方名称乌犀圆处方白术(米泔浸一宿.切.焙干.微炒)、白芷、干姜(炮)、枳壳(去瓤.麸炒)、天竺黄(细研)、虎骨(酒醋涂.炙令黄)、厚朴(去粗皮.姜汁涂.炙令熟)、何首乌(米泔浸一宿.煮过.切.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