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黄颡鱼颊骨

黄颡鱼颊骨

《中药大辞典》:黄颡鱼颊骨

药材名称黄颡鱼颊骨

拼音Huánɡ Sǎnɡ Yú Jiá Gǔ

出处《纲目》

来源为鮠科动物黄颡鱼颊骨

功能主治普济方》:"治喉痹,黄颡鱼颊骨烧灰出火毒,以茶清调下三钱匕。"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黄颡鱼颊骨

药材名称黄颡鱼颊骨

拼音Huánɡ Sǎnɡ Yú Jiá Gǔ

英文名cheek-bone of Yellow catfish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鮠科动物黄颡鱼的颊骨。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seudoba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Pelte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

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剥取其颊骨,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黄颡鱼,体长约20cm,腹面平直,体后半部侧扁,尾柄较细长。头大且扁平,吻短,圆钝,上、下颌略等长,口大,下位,两颜及腭骨上有绒毛状齿带。眼小,侧位。须4对,鼻须末端可伸至眼后,上颌须1对,最长,颐须2对,较上颌须短。体裸露无鳞,侧线完全。背鳍1,6-7;不分枝鳍条成为硬棘,棘后缘有锯齿。胸鳍I,7,硬棘前后缘均有锯齿,前缘为36-47个,后缘为11-16个。臀鳍21-25。脂鳍末端游离,较臀鳍短。体呈黄色,背部黑褐色,腹部为淡黄色,尾鳍分叉,上、下叶各有黑色的纵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为生活于江河、湖泊常见的1种底层鱼类。喜栖于有腐败物质的静水或缓流的浅滩处。食性广,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黄河、珠江及黑龙江等流域。

性味甘;咸;平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解毒开痹。主喉痹

用法用量内服:烧存研末,每次3g。

各家论述普济方》:治喉痹,黄颡鱼颊骨烧灰出火毒,以茶清调下三钱匕。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海桑

    药材名称海桑拼音Hǎi S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海桑科植物海桑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nneratia caseolaris(L.)Engl.[Rhi-zophora caseolaris L

  • 螺蛳

    《中药大辞典》:螺蛳药材名称螺蛳拼音Luó Sī别名蜗篱(《别录》),师螺(《本草拾遗》),蜗蠃(《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田螺科动物方形环棱螺或其他同属动物的全体。原形态方形环棱螺,又

  • 兴安白头翁

    药材名称兴安白头翁拼音Xìnɡ ān Bái Tóu Wēnɡ英文名Dahurian Pulsatilla Root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兴安白头翁pulsatill dahu

  • 小一支箭

    药材名称小一支箭别名牛尾一支箭来源菊科小一支箭Ainsliaea spicata Vaniot,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涩、苦,寒。功能主治消炎,杀菌,利尿,杀虫。主治阿米巴痢疾,喉炎,脚气

  • 棕榈子

    《中药大辞典》:棕榈子药材名称棕榈子拼音Zōnɡ Lǘ Zǐ别名败棕子(《药材学》),棕树果(《云南中草药》)。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成熟果实。霜降前后待果皮现青黑色时采收,晒干。原形

  • 草灵仙

    药材名称草灵仙拼音Cǎo Línɡ Xiān别名秤杆升麻、九轮草、斩龙剑、狼尾巴花、草本威灵仙来源玄参科草本威灵仙属植物轮叶婆婆纳Veronicastrum sibiricum (L.)Pe

  • 优若藜

    药材名称优若藜拼音Yōu Ruò Lí来源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驼绒藜的花序。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ratoides latens(J.F.Gmel.)RevealetHolmgen[Eurotia

  • 扁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扁果药材名称扁果来源漆树科扁果Rhus paniculata Wall.,以皮、果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皮:苦、涩,凉。果:酸、涩,凉。功能主治消炎,收敛,舒筋活血。主治扁桃腺炎

  • 银灰旋花

    药材名称银灰旋花别名沙地小旋花、彩木[蒙名]来源旋花科银灰旋花Convolvulus ammannii Des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黑龙江、辽宁、吉林、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山西、

  • 木本远志

    药材名称木本远志拼音Mù Běn Yuǎn Zhì别名山桂花、华石兰、木本瓜子金、西南远志、山楂花、乌棒子、大毛籽黄山桂。来源药材基源:为远志科植物长毛远志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