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香石藤果

香石藤果

《中药大辞典》:香石藤果

药材名称香石藤果

拼音Xiānɡ Shí Ténɡ Guǒ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披针叶五味子果实。秋、冬采收,蒸后取出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香石藤"条。

性味酸咸,温。

功能主治益精固肾,治神经衰弱。香石藤果二至三钱。水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香石藤果

药材名称香石藤果

拼音Xiānɡ Shí Ténɡ Guǒ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味子科植物披针叶五味子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sandra lancifolia(Rehd.et.Wils)A.C.Smith[S.sphenantheraRehd,etWils.var.lanci-folia Rehd.et.Wils.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未脱落时采摘,拣去果枝及杂质,晒干。

原形态落叶木质藤本。茎较纤细,小枝圆柱形。叶互生;叶柄长约1cm,叶柄边缘具极狭的翅,有时呈啮状下延至枝上;叶片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4-10cm,宽1-3cm,先端渐狭或突尖,基部渐窄,边缘具不明显的细齿或下部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雌雄异株;花小,直径不及1cm;花被6-8片,外轮淡黄色绿色至黄色,内轮橙黄色或黄色带红晕;雄蕊10-16,着生于倒卵状的花托上;雌蕊有心皮16-21。聚合果序长4-6cm;小浆果球形,红色;内有1-2枚椭圆形扁平的种子,种皮部分平滑,部分有不明显珠稀疏条粒状突起。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1500-2400m的杂木林间及岩坡、林缘溪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 果实类球形,直径3-5mm。红色,干后皱缩,表面棕褐色。种子肾形,表面呈乳头状突起,并有细小密布的疣状突起。气微香,味酸、咸。

显微鉴别 果皮表面观;果皮表皮细胞类多角形,具角质线纹;油细胞类圆形,直径约50μm。种皮横切面观:种皮表皮石细胞1列。类长方形,长约70μm,宽25-35μm,侧壁厚,并稍突起,内侧壁极薄,含棕色物,纹孔及孔沟细密;种皮表皮下石细胞类圆形或长圆形,长40-100μm,宽16-50μm,壁厚薄不一,纹孔及孔沟显。

药理作用1.镇静作用 本品醇浸膏5g/kg灌胃,能明显延长小鼠对长***钠睡眠时间。

2.镇咳、祛痰作用 通过氨水引咳及酚红排泌实验。醇浸膏5g/kg灌胃,可明显减少鼠咳嗽次数及增加酚红排出量,表明本品有明显的镇咳祛痰作用。

3.保肝作用 醇浸膏5g/kg灌胃,对四氯化碳引起的小鼠肝损伤有显着降低血清转氨酶作用,也可降低小鼠死亡率。

性味酸;咸;性温

功能主治补益心肾。主失眠梦多;健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桂花跌打

    《全国中草药汇编》:桂花跌打药材名称桂花跌打拼音Guì Huā Diē Dǎ别名山皮条、桂花叶子兰、毛花瑞香来源瑞香科桂花跌打Eriosolena involucrata (Wall.) V

  • 黄芩

    《中国药典》:黄芩药材名称黄芩拼音Huánɡ Qín英文名RADIX SCUTELLARIAE别名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

  • 土细辛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细辛药材名称土细辛拼音Tǔ Xì Xīn别名马辛、马细辛、马蹄细辛、马蹄香、水马蹄来源为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杜衡Asarum forbesii Maxim. 或其同属多种植物的全草

  • 排钱草

    《中药大辞典》:排钱草药材名称排钱草拼音Pái Qián Cǎo别名龙鳞草、午时合(《生草药性备要》),金钱草、午时灵(《岭南采药录》),叠钱草、钱排草(《广西野生资源植物》),双

  • 扁豆

    药材名称扁豆拼音Biǎn Dòu别名藊豆(《唐本草》),南扁豆(《滇南本草》),沿篱豆、蛾眉豆(《纲目》),凉衍豆(《本草乘雅半偈》),羊眼豆(《药品化义》),膨皮豆(《广州植物志》),茶豆

  • 漆姑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漆姑草药材名称漆姑草拼音Qī Gū Cǎo别名羊儿草、地松、星秀草、珍珠草来源石竹科漆姑草属植物漆姑草Sagina japonica (Sweet)Ohwi,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

  • 三叶罗伞

    药材名称三叶罗伞拼音Sān Yè Luó Sǎn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三叶柏那参的茎或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ssaiopsis tripteris (Levl.)Rehd.[Heptap

  • 黑大豆

    《中药大辞典》:黑大豆药材名称黑大豆拼音Hēi Dà Dòu别名乌豆(《肘后方》),黑豆(《日华子本草》),冬豆子(《四川中药志》)。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的黑色种子。

  • 细沙虫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细沙虫草药材名称细沙虫草拼音Xì Shā Chónɡ Cǎo别名庐山香料来源唇形科白花石蚕Teucrium pernyi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江苏

  • 宿苞豆

    药材名称宿苞豆拼音Sù Bāo Dòu别名野豌豆、中国宿苞豆来源豆科宿苞豆Shuteria sinensis Hems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