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金牛草

金牛草

药材名称金牛草

拼音Jīn Niú Cǎo

别名小兰膏、细叶金不换、细金草(《岭南采药录》),小金不换(《广东中药》Ⅱ),细金牛草、七寸金(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小金牛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中药志》

来源远志科植物小花远志带根全草。6~7月,拔取全株,扎成小捆,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或近于匍匐,高8~15厘米,通常单一,被白色短柔毛。叶互生;椭圆形或矩圆状倒卵形,长5~10毫米,宽3~5毫米,先端钝尖或钝圆,基部圆,全缘,无毛或近无毛。总状花序腋生或腋外生,极短;花小,蓝紫色,长约2.5毫米;萼片5,长卵形,先端锐尖,淡紫红色,边缘具缘毛,中间2片花瓣状,长2~2.5毫米;花瓣3,两侧花瓣与花丝鞘贴生。中央花瓣先端具流苏状附属物;雄蕊8;雌蕊1,子房扁圆形,花柱先端弯曲。蒴果矩圆状倒卵形,扁平,先端微凹,无睫毛,萼片宿存。种子卵形。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于空旷平地。分布华南及江西、湖南等地。产广东。

性状干燥带根全草,根细小,淡黄色或淡棕色。茎细弱,很少分枝,棕黄色,被柔毛,折断面中空。叶片皱缩,两面均黄绿色,疏被短柔毛,厚纸质,易碎。叶腋常可见数朵小花或蒴果。气无,味淡。以茎苗矮小,叶色黄绿、整齐者佳。

炮制拣净杂质,去根,切段。

性味①《中药志》:"辛,平。"

②《广东中药》Ⅱ:"微苦。"

功能主治①《岭南采药录》:"治霍乱吐泻,理内伤咳嗽。"

②《中药志》:"解毒破血。治风痰膈气,解罂粟毒。"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活血散瘀,止痛镇咳。煎服治胸痛咳嗽,百日咳,小儿麻痹后遗症;鲜品捣烂醋调外敷治角膜云翳,角膜溃疡,急性结膜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临床应用治疗麻风病神经反应:用金牛草2两(干药1两),或金牛草1两、两面针根3钱,加水2碗,煮成半碗,睡前加糖顿服。每晚1剂,一般服3~6剂即可见效,具有驱风除湿,舒筋活络,消肿止痛作用。治疗13例,显效7例,好转4例,无效2例。止痛持续时间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2年多未复发。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独行千里

    《全国中草药汇编》:独行千里药材名称独行千里拼音Dú Xínɡ Qiān Lǐ别名独虎龙、扣钮子、膜叶槌果藤、落地金鸡、勒儿根、下洞底、落杆薯来源白花菜科山柑属植物独行千里Capp

  • 碧桃干

    《中药大辞典》:碧桃干药材名称碧桃干拼音Bì Táo Gān别名桃枭(《本经》),鬼髑髅(《雷公炮炙论》),桃奴、枭景(《别录》),干桃(《圣惠方》),气桃(《草木便方》),阴桃子

  • 白饭树叶

    药材名称白饭树叶拼音Bái Fàn Shù Yè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白饭树的枝叶。原形态白饭树(《生草药性备要》),又名:金柑藤,鱼骨菜,白鱼眼

  • 白犁头草

    药材名称白犁头草来源堇菜科白犁头草Viola alata Burgsd.,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辛、酸,寒。功能主治解热,拔毒,散瘀。疖肿,疮疡,急性乳腺炎,跌打肿痛:用鲜全草适量加红糖少许,

  • 野木瓜

    《中药大辞典》:野木瓜药材名称野木瓜拼音Yě Mù Guā别名那蘑、牛藤(《广西植物名录》)。出处《国药的药理学》来源为木通科植物七姐妹藤的茎、根。原形态常绿藤本。叶互生,掌状复叶,有3~7

  • 长叶珊瑚果

    药材名称长叶珊瑚果拼音Chánɡ Yè Shān Hú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长叶珊瑚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ucuba himalaica Hook.f.et Thoms.var.

  • 膀胱七

    药材名称膀胱七拼音Pánɡ Guānɡ Qī别名小花火烧兰、野竹兰来源兰科火烧兰属植物小花火烧兰Epipactis helleborine (L.)Crantz [E. tangutica

  • 白九股牛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九股牛药材名称白九股牛别名牛角七、蜜油参来源五加科楤木属植物丛林楤木Aralia dumetorum Hand.-Mazz.,以根入药。秋冬采集,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辛、微甘,平。

  • 睡莲

    《中药大辞典》:睡莲药材名称睡莲拼音Shuì Lián别名睡莲菜、瑞莲(《岭南杂记》),子午莲(《纲目拾遗》),茈碧花(《植物名实图考》)。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睡莲科植物睡莲的花

  • 阔叶石韦

    药材名称阔叶石韦拼音Kuò Yè Shí Wéi英文名Wide-leaf Pyrrosia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孢子植物》。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阔叶石韦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yrro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