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野把子

野把子

药材名称野把子

拼音Yě Bǎ Zi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露珠香茶菜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irrorata(Forrest ex Diels)Hara[Plectranthus irroratus Forrest ex Diels;Isodon irroratus(Forrest ex Diels )Kudo]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扎把,晒干。

原形态露珠香茶菜,直立灌木,高0.3-1m。主根粗大,常不规则柱状,直立或平出,其上有细长的侧根。茎直立或斜上升,圆柱形,褐灰色,此层纵向片状剥落,上部多分枝,分枝近圆柱形至钝四棱形,带紫色,被短柔毛。叶对生;叶柄长1-2mm;枝下部的叶较小,中部的最大,向上部渐变小而呈苞片状,中部叶片卵形到阔卵形,长1.5-3cm,宽1.5-2.5cm,先端钝,基部阔楔形,除叶基1/3外边缘具圆齿,上面被白色短硬毛及满布淡黄色腺点,下面仅沿脉上疏被短硬毛,满布淡黄色腺点。聚伞花序3-5花,圆锥花序;苞叶位于花序下部的与叶同形,向上部渐变小,呈苞片状,卵形,全缘,两面满带布腺点,边缘具短硬毛;小苞片线形,与总醒均被腺毛;花萼常带紫色,稍下倾,宽钟形,外面沿腺上被短硬毛,其间散布淡黄色腺点,萼齿5,多少呈二唇形,果时花萼增大;花冠蓝色或紫色,外面疏被微柔毛,冠筒长达1cm,宽3-4mm,基部上方浅囊状,冠檐长约5mm,二唇形,上唇反折,先端具4圆裂,下唇舟形;雄蕊4,二强,着生于冠筒中下部,内藏花丝基部被疏柔毛;花柱丝状,先端2浅裂;花盘环状,前方微隆起。小坚果卵球形,径约1.5mm,棕褐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松林、竹林及冷杉林下和林缘干燥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性味味苦;微甘;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感冒;无名肿毒;大头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还筒子

    药材名称还筒子拼音Hái Tǒnɡ Zi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天麻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strodia elata Bl.采收和储藏: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原形态天麻,多年生寄生草本,

  • 风气草

    《中药大辞典》:风气草药材名称风气草拼音Fēnɡ Qì Cǎo别名汗苏麻(《贵州民间药物》),仁皂刺、乳痈药(《广西药植名录》)。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菊科植物下田菊的全草。秋季采收。原

  • 海南三七

    药材名称海南三七拼音Hǎi Nán Sān Qī别名山田七、圆***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海南三七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aempferia rotunda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除去茎

  • 马蔺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蔺药材名称马蔺拼音Mǎ Lìn别名马莲、蠡实、马蔺花来源为鸢尾科鸢尾属植株马蔺Iris lactea Pall. var. chinensis (Fisch.)Koidz. [I

  • 马来蒲桃

    药材名称马来蒲桃拼音Mǎ Lái Pú Táo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马六甲蒲桃的叶或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malaccense(L.)Merr. Et Perry[Euge

  • 竻苋菜

    药材名称竻苋菜拼音Lè Xiàn Cài英文名野苋菜、土苋菜、猪母菜(《福建民间草药》),野勒苋(《广西中药志》),刺刺草(《福建中草药》)。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苋科

  • 水黄杨木

    《中药大辞典》:水黄杨木药材名称水黄杨木拼音Shuǐ Huánɡ Yánɡ Mù别名乌棒子(《贵州药植目录》)。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远志科植物尾叶远志的根。全年可采。原

  • 软枣子

    《中药大辞典》:软枣子药材名称软枣子拼音Ruǎn Zǎo Zi出处《黑龙江中药》来源为猕猴桃科植物软枣猕猴桃的果实。化学成分果实含蔗糖、粘液质、淀粉、蛋白质、鞣质、有机酸、维生素C(75~90毫克%)

  • 粟米

    《中药大辞典》:粟米药材名称粟米拼音Sù Mǐ别名白梁粟、粢米(陶弘景),粟谷(《齐民要术》),小米(《本草蒙筌》),硬粟(《医学入门》),籼粟(《纲目》),谷子、寒粟(《植物名实图考》),

  • 粟米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粟米草药材名称粟米草拼音Sù Mǐ Cǎo别名四月飞、瓜仔草、瓜疮草来源番杏科粟米草属植物粟米草Mollugo pentaphylla L.[M. stricta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