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野丁香

野丁香

《中药大辞典》:野丁香

药材名称野丁香

拼音Yě Dīnɡ Xiānɡ

别名历细(藏名)。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花叶丁香花蕾。5~6月采收。阴干。

原形态落叶灌木,全株光滑无毛。叶对生,卵形,长1.5~3.5厘米,宽0.8~2厘米,先端尖,基部近圆形,全缘;具柄。总状花序排列成圆锥状,顶生;花蓝紫色;花萼4裂,宿存;花冠漏斗形,4裂;雄蕊2。蒴果圆锥形。种子具翅。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灌木丛中。分布西藏等地。

性味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温胃散寒,降逆止呕。治胃寒呃逆,呕吐,胃粘膜充血等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药大辞典》:野丁香

药材名称野丁香

拼音Yě Dīnɡ Xiānɡ

别名洒瓶花、丁香

出处《红河中草药》

来源茜草科植物丁香花、果。秋季采花,冬季采果。

原形态丁香,又名:中型滇丁香

多年生灌木。茎直立,高2~4米。叶对生,长倒卵形成长椭圆形,长7~17厘米,宽1.5~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略波状,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粉绿色,仅中脉有伏贴柔毛。顶生伞房花序状圆锥花序,花白色至玫瑰红色;萼怀状,缘5裂,裂片倒披针形,长约1.3厘米,似叶状;花冠高脚碟状,5裂,裂片广展,径约3厘米,管长3厘米;雄蕊5;子房下位,2室。蒴果卵形,长约2厘米,木质,顶端宿存杯状花盘。种子有翅。

本植物的根(野丁香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于半山坡较阴湿的杂木林中。分布云南、广西。

功能主治止咳化痰。

复方治百日咳,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野丁香花、果一两。水煎以蜂蜜兑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野丁香

药材名称野丁香

拼音Yě Dīnɡ Xiānɡ

出处出自《红河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花叶丁香的花蕾。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ringa persica L.

采收和储藏:5月花未开放时采收,阴干。

原形态小灌木,高1-2m。枝细弱,开展,直立或稍弓曲,灰棕色无毛,具皮孔,小枝无毛。单叶对生;叶柄长0.5-1.3cm,无毛;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6cm,宽0.8-2cm,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楔形,全缘,稀具1-2小裂片,无毛。花两性;花序由侧芽抽生,长3-10cm,通常多对排列在枝条上部呈顶生圆锥花序状;花梗长约1.5-3mm;花芳香;花萼无毛,长约2mm,具浅而锐尖的齿,或萼齿呈三角形;花冠淡紫,花冠管细长,近圆柱形,长0.6-1cm,花冠裂片呈直角开展,宽卵形、卵形或椭圆形,长4-7mm,兜状,先端尖或钝;花药小,不孕,淡黄绿色,着生于花冠管喉部之下。花期5月。

生境分部分布于我国甘肃、四川、西藏等地,北方部分地区庭园亦有栽培。原产中亚至欧洲。

性味辛;性温

归经胃经

功能主治温胃止呕主。主胃寒呕逆;呕吐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4.5g。

临床应用治百日咳,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野丁香花、果一两。水煎以蜂蜜兑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调经草

    药材名称调经草拼音Tiáo Jīnɡ Cǎo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卫矛科植物冬青卫矛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冬青卫矛,又名:正木、八木、大叶黄杨。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米。枝有白色皮孔,小

  • 黑塔子根

    《中药大辞典》:黑塔子根药材名称黑塔子根拼音Hēi Tǎ Zǐ Gēn别名油柿根(《分类草药性》)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柿科植物福州柿的根。9~11月采挖,晒干。原形态福州柿,又名:黑塔子、黑丁香、

  • 指天蕉

    药材名称指天蕉别名红蕉、野蕉、美人蕉、小芭蕉、麒麟花来源芭蕉科指天蕉Musa coccinea Andr.,以根状茎、花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性味甘、淡,平。功能主治根状茎:补虚弱。主

  • 莲子心

    《中国药典》:莲子心药材名称莲子心拼音Lián Zǐ Xīn英文名PLUMULA NELUMBINIS别名莲心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成熟种子

  • 白花蛇目睛

    《中药大辞典》:白花蛇目睛药材名称白花蛇目睛拼音Bái Huā Shé Mù Jīnɡ出处《纲目》来源为蝮蛇科动物五步蛇的眼睛。功能主治《普济方》:"治小儿夜啼

  • 夏腊梅

    药材名称夏腊梅来源腊梅科夏腊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 (Cheng et S. Y. Chang)Cheng et S. Y. Chang,以花、根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功能

  • 楤木白皮

    药材名称楤木白皮拼音Sǒnɡ Mù Bái Pí出处《浙江民间草药》来源为五加科植物楤木树皮的韧皮部。全年可采。原形态楤木(《本草拾遗》),又名:鹊不踏(《纲目》),刺老

  • 越王余筭

    药材名称越王余筭拼音Yuè Wánɡ Yú Suàn英文名White coral别名越王竹、白珊瑚出处1.《南方草木状》:越王竹,根生石上,若细荻,高尺余,南海有之。2.《岭表录异》:沙箸,生于海岸沙

  • 银丝杜仲

    《全国中草药汇编》:银丝杜仲药材名称银丝杜仲来源卫矛科卫矛属植物游藤卫矛Euonymus vagans Wall.树皮灰色,折断后有弹性白丝,以树皮入药。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补肾。用于风湿性腰痛,肾虚腰

  • 水棉花

    《中药大辞典》:水棉花药材名称水棉花拼音Shuǐ Mián Huā别名满天星、花升麻、绿升麻、野棉花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毛莨科植物白背湖北银莲花的根、叶。夏、秋采收,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