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酸水草

酸水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酸水草

药材名称酸水草

拼音Suān Shuí Cǎo

别名抱茎眼子菜、穿叶眼子菜

来源眼子菜酸水草Potamogeton perfoliatus L.,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东北、西北、华北、西南。

性味淡,凉。

功能主治渗湿解表。主治湿疹,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鲜草2两,配方用。外用水煎外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酸水草

药材名称酸水草

拼音Suān Shuí Cǎo

别名眼子菜(《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眼子菜科植物抱茎眼子菜全草。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抱茎眼子菜,又名:穿叶眼子菜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状茎细长,横行。茎软弱,多分枝,直径约2~3毫米,节间长约1~3厘米。叶全部沉水,质较薄,圆形、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6厘米,宽1~2.5厘米,先端钝,基部心形,抱茎,具7~15条脉,其中3~5条明显突出;托叶透明膜质,长5~20毫米,后破裂为纤维状并脱落。总花梗生于叶腋,穗状花序长1.5~2.5厘米。果实倒卵形,长约2.5~3毫米,直径2~2.3毫米,背部具3条不显着的脊,顶端具短喙。

生境分部生于淡水湖盆和较少流动的河沟。分布辽宁、吉林、新疆、内蒙古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租蛋白6.62~13.54,粗脂肪0.63~1.27。无氮抽出物45.45~59.15,粗纤维13.75~15.85,Ca2.1~11.0,P0.53~0.62%;胡萝卜素113毫克/公斤(干重);新鲜植物含水分80~87%。又含类胡萝卜色素,其中有叶黄素、蝴蝶梅黄素、新黄质等。

性味淡,凉。

功能主治渗湿解表。

复方治湿疹,皮肤瘙痒:鲜眼子菜二两,苍术三钱,苦参三钱。黄柏二钱,地肤子三钱。水煎服;或鲜眼子菜(干草用三分之一)、黄柏适量。水煎外洗。(性味以下出《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楸叶

    《中药大辞典》:楸叶药材名称楸叶拼音Qiū Yè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楸的叶片。性味《纲目》:"苦,小寒,无毒。"功能主治消肿拔毒,排脓生肌。治肿疡,发背,瘰疬

  • 面根藤

    《中药大辞典》:面根藤药材名称面根藤拼音Miàn Gēn Ténɡ别名蒚子根、兔儿苗、狗儿秧、秧子根(《救荒本草》),奶浆藤(《分类草药性》),面根草、狗儿完(《天宝本草》),小旋

  • 披麻草根

    《中药大辞典》:披麻草根药材名称披麻草根拼音Pī Má Cǎo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大理藜芦的根。秋、冬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米左右。根茎短而粗,有多层褐色棕皮状

  • 女萎

    《全国中草药汇编》:女萎药材名称女萎拼音Nǚ Wěi别名小木通[云南]、白木通[湖南]、粗糠藤、万年藤、穿山藤、小叶鸭脚力刚、钥匙藤来源毛茛科铁丝莲属植物女萎Clematis apiifolia DC

  • 路边草

    《中药大辞典》:路边草药材名称路边草拼音Lù Biān Cǎo别名星星蒿、花叶鱼鳅串、鸡儿肠。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窄叶鸡儿肠的全草。夏、秋采收,阴干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藤本,高2

  • 锦地罗

    药材名称锦地罗拼音Jǐn Dì Luó别名怎地罗。一朵芙蓉花(《生草药性备要》),落地金钱、夜落金钱(《广州植物志》),文钱红(《陆川本草》),金线吊芙蓉(《南宁市药物志》)。出处

  • 癣草

    药材名称癣草别名珠子草、水茎、豌豆仁草来源大戟科癣草Euphorbia peplus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福建。性味苦,寒。有毒。功能主治杀虫,解毒。主治癣疮。用法用量鲜草捣烂敷患处。摘录《全国

  • 苏木

    《中国药典》:苏木药材名称苏木拼音Sū Mù英文名LIGNUM SAPPAN别名苏方木来源本品为豆科云实属植物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 的干燥心材。多于秋季采伐,除去白

  • 蒙古马兰

    药材名称蒙古马兰拼音Měnɡ Gǔ Mǎ Lán英文名Mongolian Kalimeris,all-grass of Mongolian Kalimeris别名北方马兰、羽叶马兰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

  • 水仙桃

    药材名称水仙桃拼音Shuǐ Xiān Táo别名锁匙筒(《陆川本草》),田浮草、香须公(《广西中草药》)。出处《广西中药药》来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毛草龙或草龙的全株。夏、秋季采,鲜用或晒干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