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西藏水黄连

西藏水黄连

药材名称西藏水黄连

拼音Xī Zànɡ Shuǐ Huánɡ Lián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狭序唐松草的根茎及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alictrum atriplex Finet et Gagnep.

采收和储藏:8-10月采挖根茎和根,除去茎苗、泥沙,晒干。

原形态狭序唐松草,多处生草本,高40-80cm。全株无毛。茎直立,上部分枝。叶互生;叶柄长约12cm,基部有狭鞘;插叶薄膜质;叶为三至四回三出复叶;叶片长约15cm;小叶草质,楔头脑 倒卵形、宽菱形或近圆形,长0.8-2.2cm,宽0.8-3cm,先端圆或钝,基部宽楔形、圆形或浅心形,3浅裂或深裂,边缘有粗齿,两面脉近平,网脉不明显。花序似总状,有稍密的花;花两性,花梗长1-2mm;萼片4,花瓣状,椭圆形,长2.5-3.5mm,宽1-1.5mm,白色或带黄绿色,早落;花瓣无;雄蕊7-10,长约4mm,花丝上部比花药窄,下部丝状,花药椭圆形,长约0.7mm,先端有短尖;心皮4-8,花柱长,拳卷,柱头生于腹面。瘦果扁卵球形,长约2.5mm,有6-10条纵肋,无柄或有格短的柄、宿存花柱长1-2mm,拳卷。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300-3600m的山地草坡、林边或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

化学成分根茎含鹤氏唐松草碱(hernandezine),隐品碱(cryptopine),黄连碱(coptisoine),异粉防已碱(isotetrandrine),小檗碱(berber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肝;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肝;止痢。主疮痈肿毒;湿热黄疸;痢疾;结膜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麻皮

    《中药大辞典》:麻皮药材名称麻皮拼音Má Pí出处《纲目》来源为桑科植物***茎皮部的纤维。性味《本草汇言》:"入手阳明、足太阴经。"功能主治去瘀,利水。治跌扑损

  • 短柄菝葜

    《中药大辞典》:短柄菝葜药材名称短柄菝葜拼音Duǎn Bǐnɡ Bá Qiā别名土茯苓、金刚豆藤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短柄菝葜的根茎。夏、秋采收。原形态落叶攀援灌木。地下茎块状,茎

  • 杭州荠薴

    药材名称杭州荠薴拼音Hánɡ Zhōu Qí Nínɡ英文名Hangchow Mosl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杭州荠薴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sla hangch

  • 小金挖耳

    药材名称小金挖耳拼音Xiǎo Jīn Wā ěr英文名all-grass of Small carpesium别名茄叶细辛、小野烟、散血草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小花金

  • 刺竹笋

    《中药大辞典》:刺竹笋药材名称刺竹笋拼音Cì Zhú Sǔn别名芳竹笋(《岭南采药录》)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箣竹的苗。原形态箣竹(赞宁《笋谱》),又名:竻竹、答黎竹、樆竹、

  • 大麦秸

    《中药大辞典》:大麦秸药材名称大麦秸拼音Dà Mài Jiē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大麦成熟后枯黄的茎秆。药理作用大麦秸中,含有多糖成分,初步动物试验,具有抗癌作用。性味味甘苦

  • 五角枫根

    《中药大辞典》:五角枫根药材名称五角枫根拼音Wǔ Jiǎo Fēnɡ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槭树科植物中华槭的根或根皮。原形态落叶乔木,高3~10米。树皮灰色,小枝平滑无毛。叶5裂,长1

  • 茶油

    《中国药典》:茶油药材名称茶油拼音Chá Yóu来源本品为山茶科植物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 或小叶油茶Camellia meiocarpa Hu.ms.的

  • 毛草龙根

    药材名称毛草龙根拼音Máo Cǎo Lónɡ Gēn英文名Ludwigia octoualuis(Jacq.)Raven别名水丁香头、水丁香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水丁香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翼梗獐牙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翼梗獐牙菜药材名称翼梗獐牙菜别名四棱草来源龙胆科翼梗獐牙菜Swertia nervosa Wal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黄疸、口苦,潮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