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蜂窝草

蜂窝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蜂窝草

药材名称蜂窝草

拼音Fēnɡ Wō Cǎo

别名打毒金

来源唇形科绣球防风属植物蜂窝草Leucas zeylanica (L.) R. Brown的全草。夏秋采集,洗净切碎,鲜用或晒干。

性味苦、辛,温。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化痰止咳。感冒,头痛,牙痛,咳嗽,咽喉炎,百日咳,支气管哮喘。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蜂窝草

药材名称蜂窝草

拼音Fēnɡ Wō Cǎo

别名蜂巢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绣球防风(《文山中草药》)。

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绉面草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约80厘米。全株有绒毛。茎四棱形,多分枝。叶对生;卵状披针形,长3~5厘米,边缘有粗齿。花白色,轮生于叶腋内;花冠管藏于萼内,肢2唇形,上唇短,直立,内陷,被长柔毛,下唇3裂;雄蕊4,上举;花落后留下很多残存的花萼,形如蜂窝。小坚果卵形,钝头。

生境分部生于村边,路旁、荒野草丛中。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辛,温。"

功能主治解表,止咳,通经,明目。治感冒,咳嗽,哮喘,百日咳,闭经,夜盲症,疥癣。

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驱风解表,止咳化痰。治感冒,咳嗽,风火牙痛,肠胃不适,百日咳。"

②《文山中草药》:"解表止咳,明目通经。治感冒,头痛,身窟,支气管哮喘,闭经,消化不良,夜盲症。"

②《广西药植名录》:"治疥癣,皮肤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蜂窝草

药材名称蜂窝草

拼音Fēnɡ Wō Cǎo

英文名Herb of Ceylon Leucas

出处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绉面草及蜂果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ucas zelanica (L.) R.B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40-80cm。全株被绒毛,茎四棱形,具的沟槽。叶对生;叶柄长约0.5cm,密被刚毛;叶片卵状披针形,长3.5-5cm,宽0.5-1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而狭长,边缘疏生圆齿状锯齿,侧脉3-4对,上面微凹,下面稍突出。轮生花序生于叶腋内,小圆球状,花白以;花萼管状钟形;花冠管藏于萼内,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下唇较上唇长一倍,下唇呈3裂,中裂片椭圆形;雄蕊4,花丝丝状,具须毛,花药卵圆形,2室;花浇后留下很多残存的花萼,形如蜂窝。小坚果椭圆状近三棱形,粟褐以,有沟泽。花、果期一年国上季。一年生草本,高20-40cm。茎直立,呈四棱形,具沟槽,有刚毛,常有分枝。叶线形或长圆状线形,叶缘生有粗圆齿,两面有糙毛,侧脉约3对;叶柄极短或无柄,密被刚毛。轮伞花序生有糙毛,偶脉约3对;叶柄极短或无柄,密被刚毛。轮伞花序生于枝顶,圆球状,多花密集,密被刚毛;花萼管状;萼口偏斜;花冠白色,略长于萼筒,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盔状,下唇呈2裂状,中裂片长而大;雄蕊4,花丝扁平,花药卵圆形,2室叉开。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褐色,光滑。花、果期一年四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砂、壤质的滨海地、田边、路旁及向阳坡地或杂草丛中。

生于田边、旷野等潮湿之处或砂质壤土杂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广东、广西及云南等地。

分布于广东、广西及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茎呈方柱形,多分枝,长30-78cm,表面具纵槽,有毛。叶对生,多皱缩,完整者展平后呈窄卵形或卵状披针形,两面褐毛。轮伞花序;花萼筒状钏形。小坚果椭圆状三棱形。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全草含生物碱、糖甙[1],蜂巢草内酯(leucolac-tone),谷甾醇(sitosterol_,豆甾醇(stigma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2],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3]。种了油中含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4] 。

药理作用蜂窝草氯仿和乙醚提取物对石膏状小孢子菌和石膏状发癣菌有抗真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国5mg/ml,蜂窝草既有抑菌作用又有杀菌作用[1]。

性味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解毒;止咳;明目;通经。主感冒;头痛;哮喘;百日咳;咽喉肿痛;牙痛;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经闭;讹诈盲;蜂窝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驱风解表, 止咳化痰。治感冒,咳嗽,风火牙痛,肠胃不适,百日咳。

2.《文山中草药》:解表止咳,明目通经。治感冒,头痛,身痛,支气管哮喘,闭经,消化不良,夜盲症。

3.《广西药植名录》:治疥癣,皮肤病。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龙齿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齿药材名称龙齿拼音Lónɡ Chǐ来源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牙齿化石。性状呈完整的齿状或破碎成不规则的块状。主要为犬齿及臼齿。犬齿呈圆锥形,先端弯而尖

  • 马鞭草

    《中国药典》:马鞭草药材名称马鞭草拼音Mǎ Biān Cǎo英文名HERBA VERBENAE来源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的干燥地上部分。6~8月花开时采割

  • 生姜

    《中国药典》:生姜药材名称生姜拼音Shēnɡ Jiānɡ英文名RHIZOMA ZINGIBERIS RECENS别名姜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新鲜根茎。

  • 青蒿子

    《中药大辞典》:青蒿子药材名称青蒿子拼音Qīnɡ Hāo Zǐ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菊科植物青蒿或黄花蒿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果枝,打下果实晒干。性味《日华子本草》:"味甘,冷,无毒。

  • 新疆藁本

    药材名称新疆藁本拼音Xīn Jiānɡ Gǎo Běn别名藁本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鞘山芎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nioselinum tataricum Hoffm.[C. uagina

  • 红曲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曲药材名称红曲拼音Hónɡ Qū别名红曲霉、紫红曲霉、红大米、红糟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曲霉目曲霉科红曲Monascus purpureus Went.,以菌丝体及孢子入药

  • 革质红菇

    药材名称革质红菇拼音Gé Zhì Hónɡ Gū别名大红菇、红菌子、青杠菌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菇科真菌革质红菇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ssula alutacea (Pers .)[Agari

  • 淫羊藿

    《中国药典》:淫羊藿药材名称淫羊藿拼音Yín Yánɡ Huò英文名HERBA EPIMEDII别名三枝九叶草、仙灵脾、牛角花、三叉风、羊角风、三角莲来源本品为小檗科植物

  • 乌贼鱼腹中墨

    《中药大辞典》:乌贼鱼腹中墨药材名称乌贼鱼腹中墨拼音Wū Zéi Yú Fù Zhōnɡ Mò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乌鲗科动物无针乌鲗或金乌鲗等墨囊中的墨液。原

  • 藤商陆

    《全国中草药汇编》:藤商陆药材名称藤商陆拼音Ténɡ Shānɡ Lù别名野牵牛、野番薯、栅手、五爪金龙、山苦瓜、苦瓜头、百解薯来源旋花科番薯属植物七爪龙Ipomoea dig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