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菊苣根

菊苣根

药材名称菊苣根

拼音Jú Jù Gēn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菊苣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chorium intybus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片晒干。

原形态菊苣多年生草本,高20-150cm。根肥大。茎直立,有棱,中空,分枝偏斜且先端粗厚,有疏粗毛或绢毛,少有无毛。基生叶倒向羽状分裂至不分裂,但有齿,长6-20cm,先端裂片较大,侧裂片三角形,基部渐狭成有翅的叶柄;茎生叶渐小,少数,披针状卵形至披针形,上部叶小,全缘,全部叶的下面被疏粗毛或绢毛。头状花序单生茎和枝端,或2-3个在中上部地腋内簇生;总苞圆柱状,长8-14mm;外层总苞片长短形状不一,下部软革质,有睫毛,外面无毛或有毛;花全部舌状,花冠蓝色。瘦果先端截形,冠毛短,长0.2-0.8,鳞片状,先端细齿裂。花期夏季。

化学成分根含山莴苣素( lactucin),野莴苣甙(cichoriin),山莴苣醇(α-lactucerol)即是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菊苣内酯(cichoriolide)A,菊苣萜甙(cichorioside)B、C,8-脱氧山莴苣素(8-deoxylactucin),苦苣菜甙(sonchuside)A、C,假还阳参甙(crepidiaside)B等。

药理作用1.降脂作用:给地塞米松连续注射造成肝损伤内大鼠喂饲含5%菊苣根粉的饮食,可降低大鼠肝脏总脂质、三酰甘油(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使组织病理变化有所减轻,血浆脂质却不受影响。根粉给已出现肝病变的大鼠喂饲,可降低肝脏总脂质和三酰甘油,使肝组织病理改变恢复正常。根粉给正常大鼠喂饲5个月,也有降低肝脏总脂质等作用。

2.其他作用:野生菊苣花的浸剂给动物注射,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并增强心脏活动(振幅加大而频率减慢);煎剂有抗菌、收敛作用。很可提高食欲,改善消化功能;高浓度的浸剂可增进胃分泌,但不增进平滑肌张力。根的乙醇或乙醚提取物有抗菌作用,其有效成分可能是一种倍半萜。根还有轻泻作用。

毒性人每日食用60g烤过的菊苣,共6月,对血、尿指标、肝功能等无明显影响。1次给予100g,可引起轻度的心搏缓慢。在慢性毒性试验早期(60g/天)菊苣也可增加小肠转运时间。菊苣对糖尿病人血糖无明显影响。有人报道菊苣中含致癌烃,其含量高于其他咖啡类饮料。

性味味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健胃。主消化不良;胞腹胀闷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3-6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虎耳兰

    药材名称虎耳兰拼音Hǔ ěr Lán来源药材基源:为石蒜科植物网球花的鳞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emanthus multiflorus Martyn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鳞茎,洗去泥沙,多为鲜用,

  • 猴高铁

    药材名称猴高铁拼音Hóu Gāo Tiě别名猴哥铁、野枇杷、香胶木、掠头柴、绒毛桢楠、绒楠、牛较铁树来源樟科桢楠属植物猴高铁Machilus velutina champ. ex Benth

  • 金光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光菊药材名称金光菊别名太阳菊来源菊科金光菊Rudbeckia laciniata L.,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及各地常有栽培。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急性胃肠炎;外用治

  • 卷丝苦苣苔

    《中药大辞典》:卷丝苦苣苔药材名称卷丝苦苣苔拼音Juǎn Sī Kǔ Jù Tái别名渣加哈梧(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卷丝珊瑚苣苔的全草。7~8月采收。原形

  • 峨眉蕨贯众

    药材名称峨眉蕨贯众拼音é Méi Jué Guàn Zhònɡ别名贯众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蛾眉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unathyrium acrostichoides(Sw.)Chi

  • 越橘果

    《中药大辞典》:越橘果药材名称越橘果拼音Yuè Jú Guǒ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越橘的成熟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越橘叶"条。药理作用参见&qu

  • 黄麻根

    《中药大辞典》:黄麻根药材名称黄麻根拼音Huánɡ Má Gēn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椴树科植物黄麻的根。性味①《现代实用中药》:"苦,温,无毒。"②《陆川本草

  • 砂仁壳

    《全国中草药汇编》:砂仁壳药材名称砂仁壳拼音Shā Rén Ké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绿壳砂Amomum villosum Lour.

  • 陆英果实

    药材名称陆英果实拼音Lù Yīnɡ Guǒ Shí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陆英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mbucus chinensis Lindl.采收和储藏:9-10月采收,鲜用。原形态陆

  • 茄根

    《中药大辞典》:茄根药材名称茄根拼音Qié Gēn别名茄母(《摘元方》)。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茄科植物茄的根和茎。9~10月间,全植物枯萎时连根拔起,除去干叶,洗净泥土,晒干。生境分部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