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苦木叶

苦木叶

药材名称苦木叶

拼音Kǔ Mù Yè

来源药材基源:为苦木科植物苦木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crasmaquassioides(D.Don)Ben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洗净,切碎,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苦木,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7-10m。树皮灰黑色,幼枝灰绿色,无毛,具明显的黄色皮孔。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常集生于枝端,长20-30cm;小叶9-15,卵状披针形至阔卵形,长4-10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两侧不对称,边缘具不整齐锯齿,二歧聚伞花序腋生,总花梗长达12cm,密被柔毛;花杂性,黄绿色;萼片4-5,卵形,被毛;花瓣4-5,倒卵形,比萼片长约2倍;雄蕊4-5,着生于4-5裂的花盘基部;雌花较雄花小,子房卵形,4-5室,花柱4-5,彼此相拥扭转,基部连合。核果倒卵形,肉质,蓝至红色,3-4个并生,基部具宿存花萼。花期4-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400m以下的湿润而肥沃的山地、林缘、溪边、路旁等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黄河以南各地。

性状性状鉴别:叶为单数羽状复叶,易脱落;小叶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6cm,宽1.5-6cm;先端锐尖,基部偏斜或稍圆,近无柄,柄上具柔毛;边缘具钝齿,叶面通常绿色,有的为淡紫红色,沿中脉有柔毛。气微,味极苦。

显微鉴别:表面制片:上表皮由1列扁平多角形细胞组成,外被角质层,表面观垂周壁近平直,具细密角质纹理。下表皮细胞表面观垂周壁略波状弯曲,气孔密集,不定式,副卫细胞3-7个,具细密角质纹理。

鉴别取本品粗粉2g,加乙醇20m1,置水浴上回流1h,趁热过滤,滤液加少量活性炭,温热脱色,滤过。滤液做下述试验:1.取滤液2滴滴于滤纸上,挥干乙醇,置紫外灯下观察,显蓝色荧光,遇碱液呈蓝绿色荧光。

2.取滤液2滴滴于滤纸上,滴加10%氢氧化钾乙醇溶液1-2滴,即显棕红色,稍放置,棕红色逐渐消失而呈黄色。(检查内酯)3.取滤液15ml,置蒸发皿中,水浴上蒸干,残渣加5%盐酸溶液2ml溶解,滤过。取1ml滤液分置2支试管中,一管滴加碘化铋钾试液2-3滴,即产生棕红色沉淀;另一管滴加***钾试液2-3滴,即产生淡黄色沉淀。(检查生物碱)

性味味苦;性寒;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燥湿杀虫。主疮疖痈肿;无名肿毒;体癣;烫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水洗;研未撒;或调敷;或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塌菜

    药材名称塌菜拼音Tā Cài出处清《植物名实图考》中载有乌金白,云:"乌金白即菘菜之黑叶者。湖南产者,叶圆少皱,色青黑有光,味稍逊,其箭杆白与它处同。"据描述及所附之图,确为本种。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

  • 白花杆

    药材名称白花杆拼音Bái Huā Gǎn别名建德山梅花、土常山[浙江东天目]、山梅花来源虎耳草科绢毛山梅花Philadelphus sericanthus Koehne,以根皮入药。生境分部

  • 落葵花

    《中药大辞典》:落葵花药材名称落葵花拼音Luò Kuí Huā出处《国药的药理学》来源为落葵科植物落葵的花。功能主治花汁为清血解毒药。解痘毒,又治乳头破裂。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

  • 虎尾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虎尾兰药材名称虎尾兰拼音Hǔ Wěi Lán别名老虎尾、弓弦麻来源龙舌兰科虎尾兰属植物虎尾兰Sansevieria trifasciata Prain,以叶入药。全年可采

  • 竹(鼠留)肉

    药材名称竹(鼠留)肉拼音Zhú ( Shǔ Liú ) Ròu英文名Bamboo rat Meat别名竹鼠、竹豘、篱鼠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来源药材基源:为竹鼠科动物竹鼠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i

  • 八仙草

    《中药大辞典》:八仙草药材名称八仙草拼音Bā Xiān Cǎo别名猪殃殃(《野菜谱》),小锯藤、锯子草(《贵州民间方药集》),小茜草、小飞扬藤、红丝线、血见愁(《广西中药志》),细茜草(《云南中草药》

  • 阿月浑子

    药材名称阿月浑子拼音ā Yuè Hún Zǐ别名胡棒子、无名子。出处阿月浑子始载于《本草拾遗》,云:“阿月浑子……生西国诸蕃,云与胡榛子同树,一岁棒子,二岁浑子也。”《纲目》亦录着,引《海药本草》云:

  • 白婆婆纳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婆婆纳药材名称白婆婆纳来源玄参科白婆婆纳Veronica incan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消肿止血。主治痈疖红肿。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

  • 牛皮草

    药材名称牛皮草拼音Niú Pí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Spire Medinilla,Assam Medinilla别名酸藤子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顶

  • 赤杨

    《中药大辞典》:赤杨药材名称赤杨拼音Chì Yánɡ别名木拨树、木瓜树、水冬果出处《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来源为桦木科植物赤杨的嫩枝叶及树皮。春、秋采收。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达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