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维氏假瘤蕨

维氏假瘤蕨

药材名称维氏假瘤蕨

拼音Wéi Shì Jiǎ Liú Jué

英文名Veitch Phymatopsis

别名乌鸡骟、花狼鸡、地五爪

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名称》。

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维氏假瘤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matopsis veitchii(Bak.)H.Ito[Polypodium veitchii Bak.]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5-20cm。根茎细弱,横生,与叶柄基部被淡棕色、披针形鳞片,薄膜质。叶远生;叶柄长2.5-10cm,禾秆色,以关节着生于根状茎,向上无毛;叶片薄纸质,三角状卵圆形,长6-10cm,宽4-7cm,基部圆形或圆楔形,羽状深裂;裂片7-11枚或更多,长圆形或卵形,长2.5-4cm,宽6-12mm,先端钝,基部以狭翅相连,边缘有细锯齿,基部一对羽片不缩短,略斜向上;叶脉明显,小脉网状。孢子囊群圆形,着生于中脉与叶缘之间,接近中脉。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中树干或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台湾、河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辛;咸;涩; 温

归经脾、肾二经

功能主治理气除湿。主风湿痛;脚气;小儿冷气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茎:味辛、咸、涩、性温。有调气除湿的功能。用于风湿、脚气、小儿冷气腹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果树皮

    药材名称白果树皮拼音Bái Guǒ Shù Pí出处《滇南本草图说》来源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树皮。化学成分含鞣质。内皮含莽草酸。木质部分含纤维素41%,半纤维素26%,木质

  • 蚬壳

    《全国中草药汇编》:蚬壳药材名称蚬壳拼音Xiǎn Ké别名河蚬来源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蚬科河蚬Corbicula fluminea (Miiller),以贝壳入药。生境分部南方各省。性味咸,温。

  • 土贝母

    《中国药典》:土贝母药材名称土贝母拼音Tǔ Bèi Mǔ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土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Maxim.) Franquet 的干燥块茎。秋季采挖,洗净,掰开,煮

  • 《中药大辞典》:莸药材名称莸拼音Yóu别名边兰、方梗金钱草、野苋草,半枝莲、倒挂金钟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马鞭草科植物莸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5~90厘米。小技有向下的白色柔毛

  • 黄葵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葵药材名称黄葵拼音Huánɡ Kuí别名麝香秋葵、山油麻、假棉桃、假三棯、水芙蓉、假芙蓉来源锦葵科秋葵属植物黄葵Abelmoschus moschatus (

  • 浙皖粗筒苣苔

    药材名称浙皖粗筒苣苔别名华东佛、肚苣苔、岩青菜来源苦苣苔科浙皖粗筒苣苔Briggsia chienii Chu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安徽。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解毒,祛风,活血,消肿毒。主治小

  • 土蜂子

    《中药大辞典》:土蜂子药材名称土蜂子拼音Tǔ Fēnɡ Zǐ出处《本经》来源为土蜂科昆虫土蜂的幼虫。原形态原动物详"土蜂"条。性味甘。凉,有毒。①《日华子本草》:"凉,有

  • 野花椒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花椒药材名称野花椒拼音Yě Huā Jiāo别名花椒、岩椒来源芸香科花椒属植物野花椒Zanthoxylum simulans Hance,以根、果实及叶入药。果实秋末冬初采摘,晒

  • 白云瓜皮

    药材名称白云瓜皮拼音Bái Yún Guā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物蓝花土瓜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原形态蓝花土瓜多年生缠绕草本。具纺锤状块根,含淀粉。茎细长,圆柱形

  • 石楠叶

    药材名称石楠叶拼音Shí Nán Yè英文名Folium Photiniae别名石眼树叶、老少年叶、凿树、石纲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石楠Photinia serrulata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