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红楤木

红楤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楤木

药材名称红楤木

拼音Hónɡ Sǒnɡ Mù

别名棘茎楤木

来源五加科红楤木Aralia echinocaulis Hand.-Mazz.,以入药。

生境分部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广东、广西。

性味微苦,温。

功能主治活血破瘀,祛风行气,清热解毒。主治跌打损伤,骨折,骨髓炎,痈疽,风湿痹痛,骨痛。

用法用量0.5~2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红楤木

药材名称红楤木

拼音Hónɡ Sǒnɡ Mù

别名红老虎刺、鸟不踏、红刺筒、红鸟不宿(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红毛刺桐、红鸟不踏刺、红射桐、虎椒刺、千枚针、红叶大猫刺、红叶雨伞刺、红刺党(《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刺茎楤木根皮。根全年可采,掘起,洗净,剥取根皮或切片,晒干备用。

原形态小乔木,高约3米。分枝密生细直的刺。2回羽状复叶,长30~60厘米,小叶5~7片,基部另有小叶1对;小叶膜质至纸质,卵状矩圆形至撞针形,长4~11.5厘米,宽2~2.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侧生小叶基部歪斜,边缘疏生细锯齿,下面带粉白色,无柄或有短柄。伞形花序集成大型圆锥花序,顶生;花小,白色,花序及柄上均有红棕色毛;萼5齿,三角状卵形;花瓣5,卵状矩圆形;雄蕊5;子房5室,花柱5,分离。果球形,5枝,直径2~3毫米,有5个反折的宿存花柱。

生境分部生于山沟,林缘及山坡土壤较湿润的地方,分布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①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微苦。"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温,味微苦。"

功能主治祛风除温,行气活血,消肿解毒。治风湿痹痛,溃疡病,跌打损伤,痈疽。

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活血破瘀,祛风行气,清热解毒。治跌打损伤,骨折,妇女败血,骨髓炎,痈疽,狂犬咬伤,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风湿性关节炎:红楤木根二两。加猪前蹄一只,煮熟,冲黄酒,吃肉和汤。

②治溃疡病:红楤木根二至三两,长梗南五味子藤(红木香),乌药枳壳甘草各三钱。水煎服。

③治外伤血肿:红楤木鲜根皮加食盐少许捣烂,外敷伤处。

④治跌打损伤,风湿痛,神经痛:红楤木根、红茴香报、细柱五加根各二斤,虎杖根三斤,甘草半斤,烧酒三十斤。先将药物用冷开水浸湿,再加入烧酒,浸三十天,取出过滤即成。每次成人服10毫升,一天三次。

⑤治坐骨神经痛:红楤木根、凌霄根、山药,石豆兰各一两,虎刺根五钱。水煎服。

⑥治崩漏:红梅木根、胡颓子根、大蓟根各二至四两。加猪夹心肉煮服。有炎症发热者,酌加六月雪、蕺菜、节节草各一两。(选方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红楤木

药材名称红楤木

拼音Hónɡ Sǒnɡ Mù

英文名Root-bark of Spinystem Aralia

别名红老虎刺、鸟不踏、红刺筒、红鸟不宿、红毛刺桐、红鸟不踏刺、红刺桐、虎椒刺、千枚针、红叶大猫刺、红叶雨伞刺、红刺党、刺茎楤木

出处出自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棘茎楤木的根及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alia echinocaulis Hand.- Mazz.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冬季挖取根部,或剥取根皮,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小乔木,高约3m。分枝密生细直的刺,刺长7-14mm。叶互生;柄长25-40cm,疏生短刺;托叶和柄基部合生,栗色;叶为二回羽状复叶,长35-40cm或更长,每羽片有小叶5-9,基部有小叶1对,叶片膜质至薄纸质,小叶无柄,顶生小叶有柄,叶片卵状长圆形至披针形,长4-11.5cm,宽2.5-5cm,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至阔楔形,侧生小叶基部有时略歪斜,两面均无毛,下面灰白色,边缘疏生细锯齿,侧脉6-9对。由多数伞形花序组成顶生的圆锥花序,长30-50cm,主轴和分枝有糠屑状毛,后毛脱落;伞形花序有花12-20朵,稀更多,总花梗长1-5cm,苞片卵状披针形,长约1cm;花萼无毛,边缘有5个小齿;花白色,花瓣5,卵状三角形,雄蕊5,花丝长约4mm;子房5室,花柱5;离生。核果球形,浆果状,熟果黑色,直径2-3mm,有5核,花柱宿存,长1-1.5mm。花期6-8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物海拔2600m左右的山地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味微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行气;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跌打肿痛;骨折;胃脘胀痛;疝气;崩漏;骨髓炎;痈疽;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孕妇慎服。

各家论述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活血破瘀,祛风行气,清热解毒。治跌打损伤,骨折,妇女败血,骨髓炎,痈疽,狂犬咬伤,风湿痹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花蜘蛛

    《全国中草药汇编》:花蜘蛛药材名称花蜘蛛拼音Huā Zhī Zhū别名蜘蛛、花结蛛、金蛛来源节肢动物门蛛形纲金蛛科金蛛Coganargiope amoena Koch,以全虫入药。生境分部江苏。性味微

  • 虎尾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虎尾兰药材名称虎尾兰拼音Hǔ Wěi Lán别名老虎尾、弓弦麻来源龙舌兰科虎尾兰属植物虎尾兰Sansevieria trifasciata Prain,以叶入药。全年可采

  • 刺叶楤木

    药材名称刺叶楤木拼音Cì Yè Sǒnɡ Mù英文名bark of Spinyleaf Aralia别名鸟不企、鸡云木、鹰不扒、雷公木出处始载于《福建师范学院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长刺楤木

  • 血沟丹

    药材名称血沟丹拼音Xuè Gōu Dān别名土黄芩、一麻消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柳叶红茎黄芩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tellaria yunnanensis Levl. Var. sal

  • 鹿皮

    《中药大辞典》:鹿皮药材名称鹿皮拼音Lù Pí出处《纲目》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皮。炮制用温水浸泡,去净毛、垢,切成小块,风干。性味《四川中药志》:"性温,味咸,无

  • 鹿髓

    《中药大辞典》:鹿髓药材名称鹿髓拼音Lù Suǐ出处《别录》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骨髓或脊髓。性味《别录》:"味甘,温。"功能主治补阳益阴,生精润燥。治虚劳羸弱,肺

  • 鹿蹄肉

    《中药大辞典》:鹿蹄肉药材名称鹿蹄肉拼音Lù Tí Ròu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蹄肉。性味《千金·食治》:"平。&q

  • 异叶青兰

    药材名称异叶青兰拼音Yì Yè Qīnɡ Lán英文名HERBA DRACOCEPHALI HETEROPHYLLI别名吉孜青保(藏名)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异叶青兰Dra

  • 鸡骨常山

    药材名称鸡骨常山拼音Jī Gǔ Chánɡ Shān别名云南鸡骨常山、三台高、野辣子、永固生、红辣树、白虎木、细骨常山、红花岩托、红花矮陀陀、小苦桃、五台风、四角风来源夹竹桃科鸭脚树属植物鸡

  • 星蕨

    药材名称星蕨拼音Xīnɡ Jué英文名Common Microsorium别名二郎剑、尖凤尾出处始载于《中国蕨类植物图谱》。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星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cros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