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秋牡丹根

秋牡丹根

药材名称秋牡丹根

拼音Qiū Mǔ Dān Gēn

别名白头翁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秋牡丹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emone hupehensis Lem.var.japonoica(Thunb.)Bowles et Stearn[Anemone japonica(Thunb.)Sieb.et Zucc.]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集,法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秋牡丹,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粗长,暗褐色。基生叶为三出复叶;柄长24-32cm;小叶片宽卵圆形,长5-12cm,宽4.5-8cm,先端渐尖,基部截形或为渚心脏形,边缘5-7浅裂,并有不规则钝锯齿,齿端具尖头,两面疏生白色毛。花茎3歧分枝,具叶状总苞,下部的由3小叶所成,上部的为单叶,2-3裂,均对生;花单生或成稀疏聚伞状花序,花开放时径约4-5cm,重瓣,萼片15-20或更多,外轮绿色,边缘略带暗紫,内轮深红或淡紫红色,呈花瓣状;雄蕊多数,黄色,花丝短,细而弯曲,花药椭圆形;雌蕊心皮多数,集成球形,有细毛,柱头长方形,倾斜。瘦果聚生成球状,具白色绢状毛。花期9-11月,果期次看4-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广东、云南等地。

资源分布:部分地区有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根呈长圆柱形,稍扭曲。长10-16cm,直径1-1.8cm。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粗糙有纵纹。根头部有分枝,其上有白色绒毛及未去资助的叶基。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中间可见白心。无臭,味苦微涩。

性味味苦;性寒;有毒

功能主治杀虫;清热解毒。主蛔虫病;蛲虫病;体癣;肌癣;中暑发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研末0.6-1.5g,温开水送。外用:适量,捣汁或研粉外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装饰卷柏

    药材名称装饰卷柏拼音Zhuānɡ Shì Juǎn Bǎi英文名herb of tricholoma tamariskoid spikemoss别名缘毛卷柏、毛鹿卷柏、大理卷柏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名

  • 莴苣子

    《中药大辞典》:莴苣子药材名称莴苣子拼音Wō Jù Zǐ别名苣蕂子(《河北药材》),白苣子(《山西中药志》)。出处《纲目》来源为菊科植物莴苣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后,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打下种

  • 白马骨根

    药材名称白马骨根拼音Bái Mǎ Gǔ Gēn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白马骨或六月雪的根。夏、秋采收根部,洗净。晒干,或鲜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马骨"条。性

  • 豺皮

    《中药大辞典》:豺皮药材名称豺皮拼音Chái Pí出处《唐本草》来源为犬科动物豺的皮。原形态豺(《诗经》),又名:豺狗(《埤雅》),红狼。体形似犬,身长1米左右,尾长约30厘米,体

  • 阴香

    药材名称阴香拼音Yīn Xiānɡ别名山玉桂、桂树、八角、山桂枝、连粘树、土山肉桂来源樟科樟属植物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 (Nees)Blume,以树皮、根皮、叶、枝入药。夏秋采

  • 行夜

    《中药大辞典》:行夜药材名称行夜拼音Xínɡ Yè别名负盘(《别录》),屁盘(陶弘景),夜行(《本草拾遗》),气蠜(《纲目》)。出处《别录》来源为步行虫科昆虫行夜的全虫。原形态体呈

  • 商陆花

    《中药大辞典》:商陆花药材名称商陆花拼音Shānɡ Lù Huā别名荡花(陶弘景)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商陆科植物商陆的花。功能主治《本草图经》:"主人心惛塞,多忘喜误(&rsqu

  • 山苏木

    药材名称山苏木拼音Shān Sū Mù别名干檀香、小青皮、小青香、小仙人掌、香疙瘩(《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土檀香(《广西药植名录》)。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檀香科植物沙针的根、叶。

  • 葛藟根

    药材名称葛藟根拼音Gě Lěi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葛藟Vitis flexuosa Thunb.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is flexuosa Thunb.采收和储藏:秋、

  • 毛菊苣

    药材名称毛菊苣别名卡斯尼来源菊科毛菊苣Cichorium glandulosum Boiss et Huet,以地上部分入药。生境分部新疆。性味淡,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利尿,健胃。用于肝炎,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