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毛叶肾蕨

毛叶肾蕨

药材名称毛叶肾蕨

拼音Máo Yè Shèn Jué

英文名all-grass of Hirsute Sword Fern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肾蕨科植物毛叶肾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phrolepis hirsutula (Forst.) Presl[Polypodium hirsutulum Forst.]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45-110cm。根茎短而直立,被黑褐色、披针形鳞片;匍匐茎着生于根状茎上,暗褐色,被鳞片;叶片坚草质或纸质,阔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0-75cm,宽10-15cm,两端稍渐狭,一回羽状;下面沿中脉及小脉密被线状鳞片,上面被短毛;叶轴上面密被纤维状鳞片,下面疏被鳞片;羽片20-45对,彼此不覆盖,互生,近无柄,以关节着生于叶轴上,中部羽片较大,阔披针形,长4-7cm,宽约1cm,先端渐尖,基部不对称,下侧圆形,上侧截形并突出成1个小三角状的耳片,边缘有疏钝齿,下部羽片较短,阔披针形,长3-4cm;侧脉纤细,2-3叉,先端有圆形水囊体。孢子囊群圆形,背生于每组侧脉上侧小脉的先端,靠近叶边;囊群盖圆形,有1个缺刻,膜质。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缘、谷地及村边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区。

性味淡;凉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消积化痰。主小儿疳积;食滞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淡,性凉。有消积化痰的功能。用于小儿消化不良。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虎耳兰

    药材名称虎耳兰拼音Hǔ ěr Lán来源药材基源:为石蒜科植物网球花的鳞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emanthus multiflorus Martyn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鳞茎,洗去泥沙,多为鲜用,

  • 候风藤

    药材名称候风藤拼音Hòu Fēnɡ Ténɡ出处候风藤始见于《植物名实图考》蔓草类:"候风藤,南康(在今江西省南部地区南康县境内)山田膛上多有之。长茎丛生,高三四尺,不作藤蔓。叶如木樨叶,面青绿,背黄

  • 滇南冠唇花

    药材名称滇南冠唇花拼音Diān Nán Guàn Chún Huā别名野藿香、香薷、藿香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滇南冠唇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crotoena patchouli(C.B

  • 棉团铁线莲

    药材名称棉团铁线莲拼音Mián Tuán Tiě Xiàn Lián英文名Sixpetal Clematis Root别名山蓼、棉花团、山辣椒秧、黑薇来源为毛茛

  • 土附

    《中药大辞典》:土附药材名称土附拼音Tǔ Fù别名土部、鲈鳢、荡部、荡鱼(《演繁露》),吐哺(《三才藻异》),土鲋鱼(姚可成《食物本草》),菜花鱼(《嘉兴县志》),鲋鱼(《湖州府志》),土鹜

  • 红花青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花青藤药材名称红花青藤别名毛青藤、三姐妹藤来源莲叶桐科(青藤科)红花青藤Illigera rhodantha Hance,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贵州。性味甘、辛、涩,温

  • 皮哨子

    《中药大辞典》:皮哨子药材名称皮哨子拼音Pí Shào Zi别名无患子(《滇南本草》整理本),油患子(四川)。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川滇无患子的果皮或种子。原形态落叶乔

  • 臭山牛蒡

    药材名称臭山牛蒡拼音Chòu Shān Niú Bà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山牛蒡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nurus deltoides (Ait.) Nadai [Ono-pordu

  • 草威灵

    《中药大辞典》:草威灵药材名称草威灵拼音Cǎo Wēi Línɡ别名小黑药、葳灵仙(《滇南本草》),黑根(《贵州民间药物》),草灵仙(《昆明民间常用草药》),铜脚葳灵(《云南中草药选》),黑

  • 慈姑

    《中药大辞典》:慈姑药材名称慈姑拼音Cí Gū别名茨菇(《药性论》),白地栗(《本草图经》),慈菇(《滇南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泽泻科植物慈姑的球茎。原形态慈姑,又名:藉姑、水萍(《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