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斑花杓兰

斑花杓兰

药材名称斑花杓兰

拼音Bān Huā Sháo Lán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紫点杓兰的花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pripedium guttatum Sw.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挖,洗净,晾干。

原形态紫点杓兰,陆生植物,高15-25cm。根状茎横走,纤细。茎直立,破短柔毛,在靠近中部具2枚叶。叶互生或近对生;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12cm,宽2.5-4.5cm,先端急尖或渐尖,背脉上疏被短柔毛。花单生,白色而具紫色斑点,直径常不到3cm;中萼片卵状椭圆形,长1.5-2.2cm;合萼片近条形或狭椭圆形,长1.2-1.8cm,先端2齿。背面被毛,边缘具细缘毛;花瓣几乎和合萼片等长,半卵形、近提琴形、花瓶形或斜卵状披针形,长1.3-1.8cm,内面基部具毛;唇瓣几乎与中萼片等大,近球形,内折的侧裂片很小,囊几乎不具前面内弯边缘;退化雄蕊近椭圆形,先端近截形或微凹;柱头近菱形;子房被短柔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高寒山区林下或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山东、山西、四川、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含铜(0.1%),锰(0.1%),钛(0.01%),铝(1%),铁(2%),硅(1.2%)。

功能主治镇静止痛;发汗解热。主神经衰弱;癫痫;小儿高热惊厥;头痛;胃脘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麻羊藤

    药材名称麻羊藤别名复叶葡萄、黑葡萄、野葡萄来源葡萄科麻羊藤Vitis piasezkii Maxim.,以幼茎流出液汁入药。生境分部陕西、山西、河南、四川。性味微苦、涩,平。功能主治消食清热,凉血。主

  • 三对叶丹参

    药材名称三对叶丹参拼音Sān Duì Yè Dān Shēn别名小红参、小紫丹参、红根根药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三叶鼠尾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via trijuga Diels采收和储

  • 洋虫

    《中药大辞典》:洋虫药材名称洋虫拼音Yánɡ Chónɡ别名九龙虫(《纲目拾遗》)。出处《药性考》来源为拟步虫科昆虫洋虫的全虫。原形态身体长椭圆形,长6毫米,暗黑色,有光泽,触角、

  • 南山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南山藤药材名称南山藤别名假夜来香、各山消、苦凉菜、帕格俄姆、帕空耸[傣语]、苦菜藤、通光散、团叶藤来源萝藦科南山藤Dregea volubilis (L. f.) Benth. e

  • 长管蝙蝠草

    药材名称长管蝙蝠草别名蝴蝶草、半边月来源豆科蝙蝠草属植物长管蝙蝠草Christia constricta (Schindl.) T. Chen,以全株入药。性味辛,凉。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解毒消肿,止痛

  • 禹粮土

    药材名称禹粮土拼音Yǔ Liánɡ Tǔ别名申都拉、格艾尔明来源为一种含铁粘土。生境分部甘肃。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去瘀生新,消肿止痛。用于脉热,脏伤;外治烫火伤。用法用量0.5~1

  • 脉耳草

    药材名称脉耳草拼音Mài ěr Cǎo别名大黑节草、黑节草、肝炎草、小接骨丹、大接骨丹、四棱草来源茜草科脉耳草Hedyotis costata Roxb.[Oldenlandia costa

  • 水黾

    《中药大辞典》:水黾药材名称水黾拼音Shuǐ Miǎn别名水马(《本草拾遗》),水爬虫(《纲目》),婆子(《东医宝鉴》),水和尚,水豆油(蔡邦华《昆虫分类学》)。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水黾科昆虫水黾的

  • 漆树木心

    《中药大辞典》:漆树木心药材名称漆树木心拼音Qī Shù Mù Xīn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漆树的心材。性味辛,温,微有小毒。功能主治行气,镇痛。治心胃气痛。用法用量内服

  • 山稔根

    药材名称山稔根拼音Shān Rěn Gēn英文名Downy Rosemyrtle Root, Root of Downy Rosemyrtle别名岗稔根、当梨根、刀莲头、多年片、哆呢根、多年头、哆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