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山高粱

山高粱

药材名称山高粱

拼音Shān Gāo Liɑnɡ

别名红蓝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油芒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odiopogon cotulifer(Thunb.)Hack.[Andropogoncotulifer Thun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油芒,多年生草本。秆高60-160cm,具4-8节。叶鞘疏松裹茎,无毛,下部者长于节间,而上部者短于节间,鞘口疏具柔毛,叶舌干膜质,长2-3mm;叶片两面均疏具细柔毛或上部的毛较少而粗糙,长10-60cm,宽8-14mm。圆锥花序开展,长15-25cm每节具2至数个或上部的节仅具1个分枝;分枝细弱,长5-11cm,下部裸露而无小穗,上部具6-10节,每节具2小穗,1具称柄1具短短,柄之先端膨大而具细短毛。小穗长5-6mm,基部具短于小穗5-6倍的细毛;两颖近于相等,草质,先端常具短小尖头,第1颖具7-9脉,粗糙,边缘疏具柔毛,第2颖具7脉,主脉及附近疏具柔毛;第1外稃透明膜质,长圆状披针形,约短于颖的1/3;第2外稃透明膜质,长圆形,稍短于第1外稃,先端深2裂,裂齿间伸出1芒,芒长约12mm,中部以下膝曲,芒柱稍扭转,内稃长圆状披针形,先端啮蚀状,约短于外稃的1/3;雄蕊3,花药黄色,长2-3mm。花、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于向阳山坡、山谷草地和荒芜之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及陕西等地。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解表;清热;活血通经。主风热感冒;痢疾;痛经;闭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泡桐树皮

    药材名称泡桐树皮拼音Pào Tónɡ Shù Pí别名桐皮、白桐皮、水桐树皮、桐木皮出处《本经》载有桐。《纲目》载;"贾思勰《齐民要术》言:……华(花)而不实者为白桐。白桐

  • 海柏

    药材名称海柏拼音Hǎi Bǎi来源药材基源:为隐丝藻科植物海柏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opes polyideoides Okam.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藻体暗红紫色

  • 小獐毛

    药材名称小獐毛拼音Xiǎo Zhānɡ Máo别名马胖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小獐毛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eluropus pungens(M.Bieb.)C.Koch[Poa punge

  • 金箔

    《中药大辞典》:金箔药材名称金箔拼音Jīn Bó别名金薄(《药性论》)出处《本草蒙筌》来源为用黄金锤成的纸状薄片。原形态自然金,又名:生金(陶弘景)。等轴晶系。晶体呈八面体,但很少见,常见的

  • 地涩涩

    《中药大辞典》:地涩涩药材名称地涩涩拼音Dì Sè Sè别名仙桃草、养皮草(《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草药》来源为玄参种植物小婆婆纳果实中有虫瘿的全草。6~7月采收果实

  • 大浮萍

    《中药大辞典》:大浮萍药材名称大浮萍拼音Dà Fú Pínɡ别名大薸(《纲目》),猪姆莲(《岭南采药录》),水浮萍(《南宁市药物志》),大浦藻(《岭南草药志》),浮萍(《

  • 湖北贝母

    《中国药典》:湖北贝母药材名称湖北贝母拼音Hú Běi Bèi Mǔ英文名BULBUS FRITILARIAE HUPEHENSIS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湖北贝母Fritillari

  • 臭梧桐子

    《中药大辞典》:臭梧桐子药材名称臭梧桐子拼音Chòu Wú Tónɡ Zǐ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果实或带宿萼的果实。功能主治《上海常用中草药》:&q

  • 核桃楸皮

    《中药大辞典》:核桃楸皮药材名称核桃楸皮拼音Hé Tɑo Qiū Pí别名楸树皮(《甘肃中药手册》),楸皮(《中药志》)。出处《中药志》来源为胡桃科植物核桃楸的枝皮或干皮。春、秋采

  • 薄叶棘豆

    药材名称薄叶棘豆拼音Báo Yè Jí Dòu来源豆科薄叶棘豆Oxytropis leptophylla (Pall.)DC.,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吉林、河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