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小叶榕

小叶榕

药材名称小叶榕

拼音Xiǎo Yè Ró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小叶榕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concinna Miq.[F.parvifolia Miq.]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乔木,高15-25m。小枝具棱,深褐色。单叶互生;叶柄长1-2.5cm;托叶小;叶片薄革质,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3.5-7.5(-10)cm,宽1.8-4.5(-5.5)cm,先端具钝的短尖头,基部楔形或近圆形,与叶柄交接处有关节,全缘;侧脉纤细而较密,稍平行,网脉两面均明显,叶表面有时有光泽。隐头花序,花序托球形,直径5-8mm,顶部有脐状突起,成对腋生,或簇生于叶痕处;有梗或近无梗,长2-4mm;基苞片3枚,早落;雄花、瘿花、雌花生于同一花序托内壁,雄花少数,生于内壁近口部,花被片2,雄蕊1;雌花花被片4,子房斜卵形,花柱侧生;瘿花与雌花相似,花柱线形而短。榕果(花序托)熟时粉红色。花、果期5-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路旁溪边或山地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

性味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活血。主风湿痹痛;胃痛;阴挺;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乌龙摆尾

    《中药大辞典》:乌龙摆尾药材名称乌龙摆尾拼音Wū Lónɡ Bǎi Wěi别名蛇乌苞、黑乌苞、倒水莲、乌泡(《湖南药物志》),灰山泡、红泡勒、大勒潭(《广西药植名录》)。出处《湖南药物志》来

  • 马蹄蕨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蹄蕨药材名称马蹄蕨拼音Mǎ Tí Jué别名马蹄树、观音座莲、地莲花来源蕨类莲座蕨科莲座蕨属植物福建莲座蕨Angiopteris fokiensis Hier

  • 山菠萝根

    药材名称山菠萝根拼音Shān Bō Luó Gēn别名山芋头(《云南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荞麦叶大百合的鳞茎。夏、秋采挖鳞茎。原形态多年生高大草本,高约1米以上。具鳞

  • 百蕊草根

    《中药大辞典》:百蕊草根药材名称百蕊草根拼音Bǎi Ruǐ Cǎo Gēn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檀香科植物百蕊草的根。功能主治《本草图经》:"下乳,亦通顺血脉,调气。"用法用量内服

  • 石蚕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蚕药材名称石蚕别名石上藕来源兰科斑叶兰属植物偏花斑叶兰Goodyera secundiflora Lind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甘、淡、微涩,凉。功能

  • 蛇疙瘩

    药材名称蛇疙瘩别名红姜、野黄姜、岩陀、毛头寒、半边伞、紫姜、大红袍、岩七、红升麻[云南]来源虎耳草科鬼灯檠属植物羽叶鬼灯檠Rodgersia pinnata Franch.,以根状茎入药。夏秋采集,晒

  • 鸡挂骨草

    《中药大辞典》:鸡挂骨草药材名称鸡挂骨草拼音Jī Guà Gǔ Cǎo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刺蕊草的全草。夏、秋采集,晒干。原形态直立草本,基部木质化。茎方形,绿色或淡红色

  • 香樟叶

    药材名称香樟叶拼音Xiānɡ Zhānɡ Yè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黄樟的叶片,全年可采,阴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香樟"条。化学成分叶含挥发油2~3.7%。同属

  • 藏青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藏青果药材名称藏青果拼音Zànɡ Qīnɡ Guǒ来源本品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 的干燥幼果。9~10月采收,经蒸煮后晒干即可

  • 杏花

    《中药大辞典》:杏花药材名称杏花拼音Xìnɡ Huā出处《别录》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杏仁"条。性味①《别录》:"味苦,无毒。&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