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小发散

小发散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发散

药材名称小发散

别名簇花清风藤

来源风藤小发散Sabia fasciculata Lec.,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部广西。

性味甘、微涩,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消肿。主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0.5~1两,水煎服或浸酒内服外搽。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小发散

药材名称小发散

拼音Xiǎo Fā Sàn

别名风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清风藤科植物簇花清风藤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bia fasciculata Lecomte et L.Chen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冬季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簇花清风藤常绿攀援木质藤本,长达7m。嫩枝有白蜡层。单叶互生;叶柄长0.8-1.5cm;叶片革质,长圆形、椭圆形、倒卵状长圆形或狭椭圆形,长5-12cm,宽1.5-3.5cm,先端尖或长渐尖,基部楔形或圆;侧脉每边5-8条。聚伞花序有花3-4条,再排成伞房花序式;总花梗长1-2mm,花梗长3-6mm,初发时紧密,似团伞花序,盛开时长2-4cm,有花10-20朵;萼片5,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2mm,先端具红色细微腺点,边缘白色;花瓣5,淡绿色,长约5mm,具7条脉纹,中部有红色斑纹;雄蕊5;花盘杯状,具5钝齿。分果爿红色,倒卵形或阔倒卵形,长0.8-1cm;核中肋明显凸起,呈狭翅状。花期2-5月,果期5-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000m的山岩、山谷、山坡、林间。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

性味甘;微涩;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消肿。主风湿痹痛;跌打瘀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浸酒。外用:适量,浸酒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槐根

    《中药大辞典》:槐根药材名称槐根拼音Huái Gēn出处《别录》来源为豆科植物槐的根。性状干燥的根粗壮而呈圆柱形,略弯曲。外表黄色或黄褐色。质坚硬。断面黄白色,木质,纤维性。化学成分含d-山

  • 金刚散

    《中药大辞典》:金刚散药材名称金刚散拼音Jīn Gānɡ Sàn别名红十字创粉(《云南中医验方》),大接骨丹(《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见肿消(《陕西中草药》),红赤葛、红内消、赤葛(《四川常

  • 苦马豆

    药材名称苦马豆拼音Kǔ Mǎ Dòu别名羊尿泡、马皮泡、红苦豆子、羊卵泡、尿泡草、羊卵蛋、铃当草来源豆科苦马豆属植物苦马豆Swainsonia salsula Taubert,以全草、根及果

  • 常春油麻藤

    药材名称常春油麻藤拼音Chánɡ Chūn Yóu Má Ténɡ英文名Evergreen Mucuna Stem别名牛马藤、大血藤来源为豆科植物常春油麻藤Mu

  • 小鱼仙草

    药材名称小鱼仙草别名土荆芥、假鱼香、野香薷、热痱草、痱子草、月味草、红花月味草、姜芥、四方草、山苏麻、疏花荠宁来源唇形科石荠宁属植物小鱼鲜草Mosia dianthera (Buch.-Ham.) M

  • 牛胞衣

    《中药大辞典》:牛胞衣药材名称牛胞衣拼音Niú Bāo Yī出处《纲目》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胎盘。功能主治《海上方》:"治臁疮不敛,牛胞衣一只,烧存性,研搽。"摘录

  • 地花生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花生药材名称地花生拼音Dì Huā Shēnɡ别名翻转红、猪大肠来源远志科地花生Polygala crotalarioides Buch.-Ham.,以根入药。生境分部

  • 糕菜

    药材名称糕菜拼音Gāo Cài别名红蒿子来源药材基源:为仙菜科植物三叉仙菜及波登仙菜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ramium kondoi Yendo;Ceramium boydenii Gepp

  • 山鸢尾

    药材名称山鸢尾拼音Shān Yuān Wěi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山鸢尾的根茎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setosa Pall.ex Link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原形态山

  • 毛节兔唇花

    药材名称毛节兔唇花拼音Máo Jié Tù Chún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毛节兔唇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gochilus lanatonodus C.Y.Wu et Hs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