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射尿(虫另)

射尿(虫另)

药材名称射尿(虫另)

拼音Shè Niào ( Chónɡ Lìnɡ )

英文名Discoloration Rhacophorus

别名青竹(虫另)、游蛙、油(虫另)

出处出自《陆川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树娃科动物斑腿树蛙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cophorus leucomystax (Gravenhors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捕捉,剥去外皮,除去内脏,洗净,鲜用或烘干研粉。

原形态斑腿树蛙,雄蛙体长45mm,雌蛙61mm,体扁平,头长、宽约相等,吻略尖圆,吻棱明显;鼻孔近吻端;眼间距大于鼻间距或上眼睑之宽,鼓膜为眼很能够之半;舌后端缺刻深,犁骨齿窄长,指趾端膨大成吸盘;横沟分隔成背腹面;指长顺序为3,4,2,1;指趾端膨大或稍有蹼,关节下瘤与内跖突小而明显,有时有指基下瘤。后肢长,胫跗关节前达眼与鼻孔之间。胫长不到体长之半,趾吸盘略小于指吸盘,趾间之蹼约为1/3;关节下瘤与内跖突小而明显,无处跖突。生活时颜色变异大,随环境条件而异可由浅褶黄色到深棕色,背面之花纹变异亦大,一般有4条黑纵纹,有的则在头后成“X”形斑,上颌缘有细白线纹;股部有3-4条横纹,大腿后方及肛部有网状棕色斑颇醒目;腹面乳白色,咽部稍有棕点。雄蛙有单咽下内声囊,声囊孔圆形,第1指基部乳白色婚垫极明显。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草丛间,少有在树上者。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味咸;性微寒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化瘀止血接骨续筋。主外伤出血;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烘干,研粉撒;或敷贴。

各家论述《陆川本草》:接骨。治跌打,骨折。

临床应用治疗外伤出血。将树蛙烘干后研粉过筛,撒于外伤出血处;或将树蛙腹部撕开,连同内脏,贴在外伤出血处。止血效果良好。动物试验时,将猪股动脉横切开1/2,局部撒树蛙粉30秒钟后即见止血。曾治一个5岁男孩,左额跌伤,伤口长4cm,深达颅骨,出血不止,经用树蛙粉后立即止血,5天后伤口愈合。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鸡子壳

    《中药大辞典》:鸡子壳药材名称鸡子壳拼音Jī Zǐ Ké别名鸡卵壳(《医学入门》),混沌池、凤凰蜕(《纲目》),混沌皮(《医林纂要》),鸡子蜕(《中国医学大辞典》)。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

  • 丁公藤

    《中国药典》:丁公藤药材名称丁公藤拼音Dīnɡ Gōnɡ Ténɡ英文名CAULIS ERYCIBES来源本品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Erycibe obtusfolia Benth. 或光叶丁公

  • 鸢尾

    《全国中草药汇编》:鸢尾药材名称鸢尾拼音Yuān Wěi别名蓝蝴蝶、蛤蟆七、青蛙七、蜞马七、搜山狗、冷水丹、豆豉叶、扁竹叶、燕子花、中搜山虎、鸭屁股、土知母[四川]来源鸢尾科鸢尾属植物鸢尾Iris t

  • 大地棕根

    《中药大辞典》:大地棕根药材名称大地棕根拼音Dà Dì Zōnɡ Gēn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石蒜科植物大叶仙茅的根茎。夏、秋季采挖,洗净,除去茎叶、须根,晒干。原形态大叶仙茅,

  • 水蜈蚣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蜈蚣药材名称水蜈蚣拼音Shuǐ Wú Gōnɡ别名金钮草、三荚草、散寒草[四川]、球子草、疟疾草、金牛草来源为莎草科水蜈蚣属植物短叶水蜈蚣Kyllinga brevif

  • 龙爪树

    药材名称龙爪树拼音Lónɡ Zhǎo Shù别名鳊鹅掌柴、七叶加、鸭脚木、七叶莲、西南鹅掌柴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扁盘鹅掌柴的叶或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efflera khasiana(

  • 地皮消

    《中药大辞典》:地皮消药材名称地皮消拼音Dì Pí Xiāo别名地皮胶、刀口药、蛆药(《云南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爵床科植物喜栎小苞爵床的全草。夏、秋采集,切碎,晒

  • 牛儿藤

    药材名称牛儿藤拼音Niú ér Ténɡ别名大鸭公藤、石萝藤、石蔓藤、大叶甜果子。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黄背勾儿茶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chemia flavescens(Wall.

  • 黄麻子

    《中药大辞典》:黄麻子药材名称黄麻子拼音Huánɡ Má Zi别名***子(汪连仕《采药书》)。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椴树科植物黄麻的种子。化学成分种子含黄麻属甙A、长蒴黄麻甙、葡萄

  • 草本威灵仙

    药材名称草本威灵仙拼音Cáo Běn Wēi Línɡ Xiān别名九盖草、狼尾巴花、九节草、山鞭草、草玉梅、九轮草、斩龙剑、秆杆升麻、草龙胆、山红花、二郎箭出处本品是从宋代至清代药用威灵仙品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