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鹿骨

鹿骨

《中药大辞典》:鹿骨

药材名称鹿骨

拼音Lù Gǔ

出处《别录》

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马鹿骨骼

性味《药性论》;"味甘,微热,无毒。"

功能主治补虚羸,强筋骨。

①《别录》:"安胎,下气。"

②《千金·食治》:"主内虚,续绝伤,补骨,可作酒。"

③《唐本草》:"主虚劳,可为酒。主风虚,补骨髓。"

④《纲目》:"烧灰水服,主小儿洞注下痢。"

⑤《四川中药志》:"治风湿四肢疼痛及筋骨冷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烧存性为末。外用:煅存性研末撒。

复方①补益虚羸:鹿骨一具,枸杞根二升。各以水一斗,煎汁五升,和匀,共煎五升。日二服。(《千金方》鹿骨煎)

②生肌收口:鹿胫骨,湿纸包固,灰火煨之,以黄脆可研为度。若焦黑色者为过性,勿用。掺大毒,生肌甚速。(《救生苦海》斑龙散)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鹿骨

药材名称鹿骨

拼音Lù Gǔ

英文名Deer bone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骨骼。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ervus nippon Temminck2.Cervus.elaphu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杀鹿时取骨,除去筋肉即可。

原形态1.梅花鹿,体长约1.5m左右,体重100kg左右。眶下腺明显,耳大直立,颈细长。四肢细长,后肢外侧踝关节下有褐色足迹腺,主蹄狭小,侧蹄小。臀部有明显的白色臀斑,尾短。雄鹿有分叉的角,长全时有4-5叉,眉叉斜向前伸,第二枝与眉叉较远,主干末端再分两小枝。梅花鹿冬毛检疫站棕色,白色斑点不显。鼻面及颊部毛短,毛尖沙黄色。从头顶起沿脊椎到尾部有一深棕色的背线。白色臀斑有深棕色边缘。腹毛淡棕,鼠蹊部白色。四肢上侧同体色,内侧色稍淡。夏毛薄,无绒毛,红棕色,白斑显着,在脊背两旁及体侧下缘排列成纵行,有黑色的背中线。腹面白色,尾背面黑色,四肢色较体色为浅。

2.马鹿,体形较大,体长2m,体重超过200kg。肩高约1m,背平直肩部与臀部高度相等。鼻端裸露,耳大呈圆锥形。颈长约占体长1/3,颈下被毛较长。四肢长,两侧蹄较长,能触及地面。尾短,雄性有角,眉叉向前伸,几与主干成直角,主十稍向后略向内弯,角面除尖端外均较粗糙,角基有一小圈瘤状突。冬毛灰褐色。嘴、下颌深棕色,颊棕色,额部棕黑色。耳外黄褐、耳内白色。颈部与身体背面稍带黄褐色,有一黑棕色的背线。四肢外侧棕色,内侧较浅。臀部有黄赭色斑。夏毛较短,没有绒毛,呈赤褐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栖于混交林、山地草原及森林近缘。

2.栖于混交林、高山的森林草原。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

2.分布于东北、西北及内蒙古等地。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补虚赢;强筋骨;除风湿;止泻痢;生肌敛疮。主虚劳骨弱;风湿痹痛;泻痢;瘰疬;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或烧存性为末,每次5-10g。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撒。

复方①补益虚赢:鹿骨一具,枸杞根二升。备以水一斗,煎汁五升,和匀,共煎五升。日二服。(《千金方》鹿骨前)②生肌收口:鹿腥骨,湿纸包固,灰火煨之,以黄脆可研为度。若焦黑色者为过性,勿用,掺大毒,生肌甚速。(《救生苦海》斑龙散)

各家论述1.《别录》:安胎,下气。

2.《千金·食洽》:主内虚,续绝伤,补骨,可作酒。

3.《唐本草》:主虚劳,可为酒。主风虚,补骨髓。

4.《纲目》:烧灰水服,主小儿洞注下痢。

5.《四川中药志》:治风湿四肢疼痛及筋骨冷痹。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达仑木

    药材名称达仑木拼音Dá Lún Mù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乌口树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renna attenuata (Voigt) Hutch.[Stylocoryna attenua

  • 吊山桃

    药材名称吊山桃别名细叶青藤来源萝藦科吊山桃Secamone sinica Hand. Mazz.,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功能主治强筋壮骨,补精催奶。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野洋参

    《中药大辞典》:野洋参药材名称野洋参拼音Yě Yánɡ Shēn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滇北球花报春的根。夏初采收。原形态滇北球花报春,又名:米伞花。多年生草本。根须状,白色,

  • 五爪龙

    《中药大辞典》:五爪龙药材名称五爪龙拼音Wǔ Zhǎo Lónɡ别名五叶藤(《南宁市药物志》),五叶茹(《泉州本草》)。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旋花科植物五爪金龙的根或茎叶。秋季采收,切段

  • 大木通

    药材名称大木通拼音Dà Mù Tōnɡ别名接骨丹、白头公公、黄藤通、丝瓜藤、小木通、线不通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粗齿铁线莲的茎藤。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argentilucida(

  • 地血香果

    《中药大辞典》:地血香果药材名称地血香果拼音Dì Xuè Xiānɡ Guǒ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异型南五味子的果实。夏、秋采收。功能主治强心补肾,止咳祛痰。治肾

  • 大叶马尾连

    《中药大辞典》:大叶马尾连药材名称大叶马尾连拼音Dà Yè Mǎ Yǐ Liá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大叶唐松草的根及根茎。原形态大叶唐松草,又名:蓝蓬

  • 野鹅脚板

    药材名称野鹅脚板拼音Yě é Jiǎo Bǎn别名直刺山芹菜来源伞形科野鹅脚板Sanicula orthacantha S. Moor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苦,温。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

  • 漆树木心

    《中药大辞典》:漆树木心药材名称漆树木心拼音Qī Shù Mù Xīn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漆树的心材。性味辛,温,微有小毒。功能主治行气,镇痛。治心胃气痛。用法用量内服

  • 牛蒡茎叶

    《中药大辞典》:牛蒡茎叶药材名称牛蒡茎叶拼音Niú Bànɡ Jīnɡ Yè别名大夫叶(《中药志》)。出处《药性论》来源菊科植物牛蒡的叶片。药理作用叶含抗菌物质最多,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