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医得效方》卷四。古代对接生员的称呼。
舌色紫,舌体挛缩而短。为食滞津枯,热传厥阴,筋脉失养之象。急用大承气汤通腑泄热。下后热退脉静舌舒者,预后较好,否则危殆(见《伤寒舌鉴》)。
见类证活人书条。
医方著作。1卷。明·彭用光撰。刊于1549年。首为养真论、居家论、保调论、饮食论、男女论、戒攻补等六篇医论。以下分为延年益寿、事亲、种子、妇人小儿及头痛、面、鼻、耳、眼目、心痛、腰痛等45门,录各科医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八。即虎口疔。见该条。
【介绍】:见柳宝诒条。
仰卧。《素问·评热病论》:“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
病名。见《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即痱疮。详该条。
综合性医书。宋·窦材撰于1146年(托名扁鹊所传)。3卷(另有《神方》1卷)。作者以《内经》为医学正传,上卷论经络、灸法等;中卷分述伤寒诸证和杂病;下卷续载内科杂病,兼论外科、妇科、儿科和一些病证。《
同大趾。《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是主脾所生病者……足大趾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