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风寒草

风寒草

药材名称风寒草

拼音Fēnɡ Hán Cǎo

别名临时救、过路黄、小过路黄、胡氏排草、对生黄花叶、小风寒、红头绳、黄花珠、九莲灯、大疮药、爬地黄

出处清代《植物名实图考》隰草类载有"临时救",云:"……春发弱茎,就地平铺。厚叶缘软,尖圆,微似杏叶而无齿。茎端攒聚,二四对生,下大上小。花生叶际,黄瓣五出,红心,颇似盘口腊梅,中有黄白一缕吐出。"并有附图。从附图上看,花聚生于茎端,其特征与报春花科聚花过路黄极为相似。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聚花过路黄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congestifloraHemsl.[L.hui diels ex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在栽种当年10-11月,可采收1次,以后第2、3年的5-6月和10-11月可采收2次,齐地面割下,择净杂草,晒或炕干。

原形态多年生匍匐草本,茎基部节间短,常生不定根,上部及分枝上升,长6-50cm,圆柱形,密被多细胞卷曲柔毛;分枝纤细,有时仅顶端具叶。叶对生,茎端的2对间距短,近密集;叶柄长1.4-9cm;叶片卵形、阔卵形以至近圆形,近等长,长(0.7-)1.4-3(-4.5)cm,宽(0.6-)1.3-2.2(-3)cm,先端锐尖或钝,基部近圆形或截形,稀略呈心形,上面绿色,下面较淡,有时沿中肋和们脉染紫红色,两面多少被具节糙伏毛,稀近于无毛,近边缘有暗红色或有时变为黑色的腺点,侧脉2-4对,在下面稍隆起,网脉纤细,不明显。花2-4朵集生茎端和伎端或近头状的总状花序,在花序下方的1对叶腋有时具单生的花;花梗极短或长至2mm;花萼5深裂,长5-8.5mm,分裂近达基部,裂片披针形,宽约1.5mm,背面被疏柔毛;花冠黄色,内面基部紫红色;长9-11mm,基部合生部分长2-3mm,5裂(偶有6裂的),裂片卵状椭圆形至长圆形,宽3-6.5mm,先端锐尖或钝,散生暗红色或变黑色的腺点;雄蕊5,花丝下部合生成高约2.5mm的筒,分离部分长2.5-4.5mm,花药长圆形,长约1.5mm;子房被毛,花柱长5-7mm。蒴果球形,直径3-4mm,上半部具毛;花萼宿存。花期5-6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水沟边、田膛上和山坡林缘、草地等湿润处,垂直分布上限可达海拔2400m。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以及陕西、甘肃南部和台湾。

栽培生物学特性 能耐寒、耐旱和耐湿,在平坝、山区都可栽培。土壤以较肥沃、疏松、湿润的夹砂土较好。

栽培技术 分株繁殖,在春、秋、冬季均可,但以2-3月较好。挖取老株,按生根情况分成单株,每株都要有根,并带点泥土。土地软细整平,按行窝距各25cm开窝,深3-4cm,每窝栽苗2-3株,盖土压紧,使苗顶露出地面2-3节,栽后施清人畜粪水。

田间管理 栽种当年4-5月和冬季,中耕除草和追肥1次,以后每年2-3月、4-5月和冬季各中耕除草和追肥1次。春、夏可施人畜粪水,冬季可施腐熟堆肥或火灰。平时若有杂草要及时拔去。连续收获3年后,因根蔸衰老,要翻蔸另栽。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常缠结成团。茎纤细,表面紫红色或暗红色,彼柔毛,有的节上具须根。叶对生;叶片多皱缩,展平后呈卵形、广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1.5-3.5m,宽1-2cm,先端钝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两面疏生柔毛,对光透视可见棕红色腺点,近叶缘处多而明显。有时可见数朵花聚生于茎端。花冠黄色,5裂,裂片先端具紫色腺点。气微,味微涩。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棕绿色。

1.非腺毛众多,长锥形或锥形,由2-8个细胞组成;表面有时可见小疣状或锥状突起,胞腔中有时可见棕黄色分泌物团块。2.淀粉粒较少,单粒呈类圆形或半圆形;复粒由2-5分粒组成。3.花粉粒易见。

性味辛;微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化痰止咳;解毒利湿;消积排石。主风寒头痛;咳嗽痰多;咽喉肿痛;黄疸;胆道结石;尿路结石;小儿府积;痈疽疔疮;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9;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黑阳参

    《中药大辞典》:黑阳参药材名称黑阳参拼音Hēi Yánɡ Shēn别名黑元参(《滇南本草》),白紫草、牛舌头菜(《云南中草药》),土玄参(《云南经济植物》)。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紫草科植物

  • 酸浆根

    《中药大辞典》:酸浆根药材名称酸浆根拼音Suān Jiānɡ Gēn出处《蜀本草》来源为茄科植物酸浆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酸浆"条。化学成分含生物碱3α-巴豆酰氧托烷。性味①《蜀

  • 细叶小羽藓

    药材名称细叶小羽藓拼音Xì Yè Xiǎo Yǔ Xiǎn别名尖叶小羽藓、青苔、树毛衣、绿青苔来源药材基源:为羽藓科植物细叶小羽藓的植物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plocladium microph

  • 蜣螂

    《全国中草药汇编》:蜣螂药材名称蜣螂拼音Qiānɡ Lánɡ别名推粪虫、推屎爬、屎蛒螂、粪球虫、铁甲将军、牛屎虫、推车虫来源鞘翅目金龟子科昆虫蜣螂Catharsius molossus L.

  • 粗榧枝叶

    药材名称粗榧枝叶拼音Cū Fěi Zhī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三尖杉科植物粗榧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phalotaxus sinensis (Rehd.et Wils.)Li[C.drupa

  • 海蕴

    《中药大辞典》:海蕴药材名称海蕴拼音Hǎi Yùn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海蕴科植物海蕴的藻体。原形态藻体丝状粘滑,浅褐色至黄绿色,由丝状体组成的假膜体,外形呈圆柱形,常中空,具有不规则的二叉

  • 红叶木姜子根

    药材名称红叶木姜子根拼音Hónɡ Yè Mù Jiānɡ Zǐ Gēn别名樟树根、油炸条出处《植物名实图考》载有野春桂,云:"野春桂花倮罗持售于市,见其折枝,红干独劲,绿叶未生,擎来圆紫苞,迸出金粟。

  • 山羊角

    《中药大辞典》:山羊角药材名称山羊角拼音Shān Yánɡ Jiǎo出处《本草新编》来源为牛科动物青羊的角。原形态详"山羊血"条。功能主治①《本草新编》:"专活

  • 飘带草

    药材名称飘带草拼音Piāo Dài Cǎo来源伞形科柴胡属植物飘带草Bupleurum candollei Wall.,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收,切段,晒干。性味苦、微辛,平。功能主治解毒,祛风

  • 美商陆叶

    药材名称美商陆叶拼音Měi Shānɡ Lù Yè别名洋商陆叶来源药材基源:为商陆科植物垂序商陆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hytolacca acinosa Roxb.[P。Esculentav